莫高窟始建於先秦十六國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形成了壹個龐大的佛教聖地。然而到了元末,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莫高窟也失去了昔日的輝煌。直到清末,才淪為壹個道士主持這個佛教聖地。1900年,敦煌莫高窟佛經的發現震驚了國內外學術界,它為世人提供了壹門新的學科——敦煌學。藏經洞發現的五萬多冊敦煌遺書,其實是壹個中世紀的圖書館,胡適曾稱之為?僧庫?。
斯坦因又來到莫高窟,用500兩銀子從道士王手中買下570份敦煌文書。俄羅斯人奧爾登堡從敦煌帶了壹批經書,勘察了石窟,盜走了263窟的壁畫。1922年,莫高窟曾經關押過數百名俄國沙皇士兵,他們在洞穴裏煙霧繚繞,造成了很大的破壞。1923,蘭登,哈佛大學?華納曾用膠帶粘過大量有價值的壁畫,有時甚至只露出壁畫中的壹小塊圖像,嚴重破壞了壁畫的完整性。同樣,王也破壞了的許多壁畫,以開辟壹些洞窟。20世紀初,正是北洋軍閥的通報期,中國大亂。國際大盜斯坦因、佩利奧特、法國人沃納、美國人搶劫藏經洞。、
在1900藏經洞發現之前就存在了,可見這些經書並不是藏經洞的經書。從紙張和字體上看,是六朝遺物。這說明除了莫高窟的經書,還有找到經書的可能。毫無疑問,未來敦煌莫高窟會發現新的佛經洞穴。今天,敦煌佛經洞穴的文物至少散落在世界上13個國家。藏經洞文物流入西方後,藏經洞的發現開始,帶動了國際敦煌學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