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籍整理與保護的現狀。

古籍整理與保護的現狀。

民族之魂

血液裏流淌的是中華民族賦予的榮耀,長江黃河交織成幾千年歷史的經緯。

我們的文明,以漢語為載體的中華文明,就這樣沖出了宇宙,發生了變化,綿延了中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跨越了幾千年的時空,被我們幾代人傳承和發揚。

漢語是我們民族的靈魂。可以很英姿颯爽,也可以很婉約。既能寫出“壹江不歸,千古風流人物”的蘇式情感,又能傳達出“獨看窗外怎能黑”的李式風情。這是再優秀的外文翻譯產品所能達到的高度和深度。

因為語文承載著中華兒女的靈魂!不僅僅是“母語”壹詞這麽簡單,更是我們的母親和祖父母發黃的歷史賦予我們的“母語”背後的深刻文化使命。

樓蘭古國滅亡了,瑪雅文化滅亡了,古巴比倫文明也滅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為語言的消亡,語言失去了載體,逐漸被掩埋在幹涸的河床和沙漠中微弱的嘆息中。

漢語言文明是壹項廣泛而沈重的民族責任。當西方文化源源不斷地湧入街頭巷尾,當《三國》《論語》被接二連三地調侃,當學習英語的浪潮在全球化的召喚下天翻地覆,小學課堂上的“白發飄綠水,紅掌攪清波”彌足珍貴,英語培訓機構遍地開花。怎麽可能找不到國學教授機構?

這是市場化的快餐在進步,還是大國的浮躁,還是百年文化斷層後出現的民族悲哀?

母語——漢語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與人交流。母語不是工具,而是壹個民族任何時代都不能丟的脊梁和精髓!

讓我們重拾古文經典!讓我們用語文真正賦予我們的這壹桿,去激蕩壹捆捆歷史竹簡,真正走進原始古籍,去尋找壹個民族偉大復興、大國崛起之路。

漢語的傳承,是每壹個中華兒女出生時就應該對祖先許下的承諾,不要讓曾經繁榮的古國衰落的故事重演。這個莊嚴的承諾,將是我們壹生的沈重負擔,讓我們找到歷史中的珍貴內核,讓中華民族重新站在世界之巔!

教師的評論

這篇文章雄心勃勃,語言簡練。至於“母語”這個話題,大部分考生都把它放在了文化層面。本文作者站得更高,思考得更深,從“國魂”和“國家責任”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探討其中的意義。文章的第壹個主題集中在漢語的獨特魅力上。與樓蘭古國、瑪雅文化、巴比倫文明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中國人所承載的歷史使命,並指出了其經久不衰的原因。第二個主題是中國人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民族責任。作者對漢語的困境和母語的本質進行了深刻而認真的思考,滲透了作者的關切和焦慮,表達了作者的真誠呼喚,表現了強烈的民族責任感。開闊的視野,冷冷的思考,讓文學精神飽滿,情感真實;靈動而無條理的文筆,脫俗而意味深長的語言,讓文與道的結合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