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國古籍中關於飛人的記載

中國古籍中關於飛人的記載

楊大眼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士兵,因其飛行技術被稱為“第壹飛人”,又因其勇猛的外表和勇敢善戰的名聲,孩子們都害怕他的名字。北魏太和年間,孝文帝南征,楊大眼自告奮勇,當場獻技。他拿出壹根三尺長的繩子,系在發髻上,邁著輕快的步伐,連奔馳中的馬都比不上他的速度,於是古代的“第壹飛人”就屬於他了。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楊大眼因此被任命為軍事領袖。

後來因為指揮有方,壹路高升,被任命為輔國將軍,名聲大振。然而,由於李中未能贏得這場戰鬥,楊大眼是罪魁禍首,他被降級為營州的壹名士兵。但由於楊大眼之前的戰功,當時基本不為人知。他的名聲嚇壞了敵人。作為壹名將軍,楊大眼經常沖鋒陷陣。如果敵人與他對抗,他會戰死沙場。誰不怕這個?

南征時,南方敵軍派來的幾位將軍聽說楊大眼在打仗,而楊大眼的軍隊還沒有過河,都嚇壞了。可以說,很少有人敢與楊大眼正面交鋒。所以當時就有傳言說,民間小孩壹哭,父母壹說“楊大眼來了”,都嚇得不敢再哭了。孩子們認為楊大眼的眼睛像輪子壹樣大,所以不害怕才奇怪。

楊大眼自己說,兩軍交戰時,只要他怒目而視,誰都不敢直視他。難怪那麽多人怕聽到他的名字,把自己打扮成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