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訂書機最後定不下來,釘子壹次留壹半在外面。感覺壓到壹半的東西和釘子分離了。如何看待?

訂書機最後定不下來,釘子壹次留壹半在外面。感覺壓到壹半的東西和釘子分離了。如何看待?

因為訂書機在打釘子的時候,上面有鐵片壓住訂書釘,如果釘子不平,就會導致釘子受力不均,使釘子產生偏移,所以不能釘。

發明介紹:

傳統的書籍裝幀方法是按照“標簽”把書頁縫在壹起。這是壹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對於熟練的裝訂工人來說很簡單,但是用機器可能很難做到。因此,想要提高工作速度的裝訂工人,尤其是在制作通常要求速度快的宣傳冊和雜誌時,都在想辦法用小塊彎曲的鐵絲裝訂。

歷史演變:

1869年,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托馬斯·布裏格斯發明了壹種能做這項工作的機器。他成立了壹家制造和銷售這種機器的“波士頓鋼絲裝訂機公司”。

他的機器將金屬絲折斷並彎曲成U形,然後用它來釘透書頁,最後將其彎曲以正確固定書籍。布裏格斯最初的訂書機相當復雜,因為它有很多步驟。

1894年,他采用了壹種制造工藝,先將鐵絲卷彎,制成壹系列U型釘書釘。這些釘子可以放入壹個更簡單的機器中,該機器可以將這些釘子嵌入紙中。這臺機器就是今天訂書機的原型。早期的U形釘被包在紙裏或單獨放入訂書機中。

訂書機在20世紀20年代被廣泛使用,當時U型釘可以被粘成壹長條,投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