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南京有哪些名人?

南京有哪些名人?

南京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歷史名人總數超過2000人。說到南京的歷史文化名人,孫權、朱元璋、孫中山等“大明星”必居首位。南京還有哪些名人?以下為您提供部分列表。南京名人南京有哪些名人?南京歷史名人故居。

顯著

南京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共有歷史名人2000多位,其中名人近300位。以下是部分列表。

古代

莊媛,論文第壹作者

陸穎、葉祖洽、、、、、焦_、朱、、袁石、、尹峰、董永隋、胡仁宇、黃思勇、林本智、任昌華(中國第壹回族探花)、傅善香(中國唯壹女冠軍)。

文化

鮑芝、王羲之、王獻之、王昌齡、徐希、巨然、曹雪芹和秦大士。

科學

祖沖之、王、陶虹靜

摩登時代

文化

石、、、、郭秉文、、、陳宇光、、馮、、吳敬璉、葉兆言、陳維亞、王朔。

科學

、張建齋、周仁、高宜生、吳、、趙、蔣、胡、俞大龍、張旁、葉、顧誌偉、孫忠秀。

運動

肖琴,徐蓉,欒菊傑,胡興剛,楊洋,趙,惠若琪,徐蓉。

表演

克裏斯蒂娜、梅婷、妮妮、楊子珊、、祖峰、、、陶澤如、、、、、、、、、、、、、、馬俊欽、周周。

傅抱石故居:鐵將軍蓋茨。

傅抱石故居,建於1948,是壹代繪畫大師傅抱石先生定居南京的長期居所。因為當時戰亂,房屋質量不太好,再加上年久失修,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2004年,在傅抱石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傅抱石故居根據傅抱石先生故居進行了修繕,傅抱石故居正式落成,成為傅抱石藝術文化交流的又壹重要場所。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府後崗6號

宋子文大廈:沒有訪問。

宋子文大廈建於1933年宋子文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時,抗戰勝利後重建。該住宅由楊廷寶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築面積720平方米。該住宅有三層樓高,鋼筋混凝土結構。這架飛機是壹把尺子的形狀,它建在山上。這座建築隨山勢起伏。

宋府的底部是用碎石砌成的,極其堅固。上面兩層為磚砌,表面采用彈性塗層工藝塗裝,立體感強。這座豪宅最特別的地方是它的屋頂,頗有農家風格。從遠處看,它似乎是用茅草蓋成的,所以俗稱“草堂”。事實上,宋府的屋頂是用蘆葦上摻有黃沙的進口白水泥做的。上下三層,每層厚約2厘米,最上面壹層做成蜂窩,所以給人壹種茅草屋的錯覺。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北極閣1號

李宗仁府:鐵門緊閉

李宗仁公館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府後崗30號。整座豪宅坐北朝南,占地4500平方米。松樹遮天蔽日,花草繁茂,水池假山精致別致。豪宅主體建築為帶閣樓的三層西式建築,磚混結構,地下室。壹樓的畫廊非比尋常;二樓陽臺寬敞明亮。綠色平瓦屋頂,青磚清水外墻。樓後建了兩間平房,中間有走廊相連。

豪宅鐵門緊閉,壹邊掛著省級文保單位的牌子,另壹邊掛著“江蘇省省直機關第壹幼兒園保育部”的牌子。聽到有人敲門,壹名工作人員探出頭來,說這是幼兒園,不準進,然後關上門。

閻錫山故居:謝絕參觀

在南京市頤和路8號,有壹處閻錫山故居。但現場保安說:“這裏不允許私人參觀,更何況裏面什麽都沒有,也沒什麽可參觀的。”

閻錫山在南京的時間雖然很短,但他的住處有三處,分別是玄武區上城寺16號。鼓樓區高樓門51、頤和路8號。上城寺和高樓門這幾年都因為道路擴建搬遷了,也沒什麽痕跡了。目前唯壹留下的住處是義和路8號,建於1936。整座大廈都朝南。醫院裏的雪松和柏樹,

綠色欲滴,假山嶙峋,花草繁茂,清香浮動,令人心曠神怡。主樓為中西合璧的兩層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青磚灰墻,鋼門窗,裝修典雅。壹樓走廊如同玄關,采光充足;二樓的露天陽臺,寬敞得像壹套公寓。綠色琉璃瓦屋頂,黑色筒瓦屋頂,四面通水,色彩和諧,典雅非凡。抗戰勝利後,這裏成為勵誌社的高級招待所。1949 4月14日,李宗仁分配閻錫山居住,閻只住了7天,以便於4月22日下午登上飛機,倉惶飛出南京。如今,這座宅邸在綠樹的掩映下靜謐優雅,散發著獨特的歷史魅力。

地址:宣武區商城安16號,鼓樓區頤和路8號高樓門51號。

國民政府主席譚艷故居:已成為建築群。

國民政府主席譚艷故居位於成賢街112號。這是壹棟三層的磚木結構建築,旁邊掛著“南京重要近代建築”的牌子。"它原本是譚艷的私人住宅,建於1927 . "如今別墅老舊,兩根歐式的柱子有點搖搖欲墜,似乎支撐不住房子的重量。花園陽臺不見了,後來人家用水泥封了。木板鋪的樓梯有股老味道。房子壹樓鐵門緊鎖,二樓住著兩戶人家。壹位女居民說:“隨便看看,但在家裏就忘了。和壹般住戶沒什麽區別,就是地板是木頭做的。”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名人故居都謝絕參觀。甘西故居是清代甘的故居。那壹年,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從贛西故居走出來。如今,甘熙故居是南京的民間非遺博物館,遊客可以去參觀。建築師楊廷寶的故居是有限的和開放的。需要提前預約。

甘熙故居:開放

甘熙故居建於清代嘉慶年間,俗稱“九十九間半”。與明陵、明城墻並稱為明清南京三大景觀。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是南京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私宅。在南京,規模較大的多進廳式住宅俗稱“九十九間半”。原因是九是最大的正數,也是吉利的數字。朝九晚十之後就結束了,最後就意味著走下坡路了。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九五之榮”。中國最大的宮殿建築是故宮,號稱“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最大的政府建築是孔府,號稱“九百九十九間半”,而民居建築不超過“九十九間半”,既表現了未達到壹百間的謙虛,也表現了離目標只有半步之遙的驕傲。事實上,甘熙故居總有300多個房間。

地址:李楠Xi金陵歷史文化時尚區12號古韻大廈

拉貝故居:開放

拉貝故居是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約翰·拉貝的故居。

拉貝故居是壹座德式小洋樓,孫中山故居中山樓,都位於南京大學南園。1937六月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的住所,包括房屋和小花園,庇護和保護了600多名中國難民。1996 65438+2月,拉貝的孫女萊茵哈特夫人在美國紐約出版了《拉貝日記》,拉貝故居重回人們的視野。2003年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訪問南京大學後,積極推進故居的修繕重建計劃。2005年6月5日至2月6日,南京大學與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西門子公司簽訂協議。除修繕故居外,還將在故居原址建立“拉貝國際安全區紀念館”和“拉貝和平與解決沖突國際研究交流中心”,預計2006年免費向公眾開放。

地址:南京市小粉橋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