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求壹些關於英漢翻譯理論的標題!謝謝妳

求壹些關於英漢翻譯理論的標題!謝謝妳

丁(1941.12-),女,漢族,籍貫江蘇無錫,黨員,教授。1960至1965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學習。1965畢業,留校任教。1965去格勒諾布爾大學壹年;1984赴法國巴黎第二新聞學院深造;1991赴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深造。1998在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爾大學講學。目前是法語系四年級和研究生課程。我參與過全國法語專業高年級教學大綱的制定。主要研究法國及法語國家和地區的國情;法語交流,法國文學。主要譯著有:《悲慘世界》(刪節版)、《當代新聞學》(合譯)、《所有百科全書的翻譯》、《生活的拼圖版》(合譯)。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多篇文章,如瑞士、加拿大和法國的法語國家國際年會。2001年5月,赴巴黎參加國際研討會並發表演講。參與編寫《法漢詞典》和《現代法語疑難詞典》。

馬大品(1941-),男,漢族,河南柘城縣人,黨員,教授。專門研究中國古典詩歌。1965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同年加入北京外國語學院,1998至今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佛道詩集》(主編)、《中國歷代愛情詩三百首》、《歷代送別詩選》、《中國詩詞詞典》(副主編)、《留學生多功能詞典》(副主編),參與編寫《古代神話故事》、《中國文化詞典》、《漢魏六朝詩詞鑒賞詞典》。

殷誠(1944.12-),男,漢族,天津市人,教授。1980年9月,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系研究生班,研究方向為現代俄語。1993年9月獲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曾教授多門課程,如俄語專業高年級實踐課程、碩士生翻譯理論與實踐、對比語言學理論等。曾任系副主任、高級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和博士生教研室主任。曾就讀於莫斯科大學和莫斯科普希金俄語學院,任教於波蘭華沙大學東方學院漢學系。現任《俄語學習》雜誌主編。他的研究興趣是現代俄語語言理論、翻譯理論與實踐、對比語言學以及中俄語言和文化的比較。代表作有《俄語完成體及其漢語對等》、《類型語言學的形成與發展》、《漢中二元對立的俄語翻譯處理》、《對比語言學研究》、《中介語幹擾》和《外語教學》。代表作有《實用漢語教材》(俄語版)、《現代漢語教材》(俄語版)、《外國人學漢語》(俄語版)、《電話裏的浪漫》(中篇)、《美狄亞和她的孩子》(中篇)。

王麗麗(1941-),女,漢族,河北易縣人,黨員,教授。1959-1964,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後留校,擔任本科各種課程。1983-1985,以富布賴特訪問學者身份在史密斯學院和弗吉尼亞大學學習美國文學。1991在斯坦福大學學習華裔美國文學;1993到1994,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女性文學和中國文學。代表作有《高級英語》(合編)、《英語視聽教程》(合編);譯文是《純真年代》(合譯)。參與編寫:《美國文學作品選》、《歐洲文化概論》、《外國文學(歐洲部分)》、《外國藝術形象詞典》等。

王克非(1954.10-),男,漢族,北京人,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76至1986在湖南地質學院工作。期間參加了湖南省第壹屆高等教育自學英語考試,獲得優秀畢業生獎,被評為湖南省青年自學成才標兵。1986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師從許國璋教授,1989獲得碩士學位;之後留校工作,在職博士生,1993獲得博士學位;1994副教授,1997晉升教授。他主要從事語言學和翻譯研究。著有《近代中日對西方政治哲學的吸收》、《翻譯文化史》等。在國內外發表論文約50篇,翻譯約30種,主編9種。其中《中國翻譯研究》專刊(英、法)(兩位編輯之壹)在加拿大出版,論文被國際權威檢索SCI收錄。近年來開設了“翻譯理論”、“翻譯與文化”、“英漢對比與翻譯”等研究生課程。主持並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國家教委科研項目,獲得日本文部省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國際招標研究項目65438-0998。1990起任《外語教學與研究》副主編,1999起任主編(其中之壹)。從1994《外文與翻譯》出版至今,還擔任該刊高級編輯。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重大項目負責人),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學國家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和博士點翻譯與英漢對比研究方向負責人;還有各種學術兼職。1999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王炳軍(1955.2-),男,漢族,山西太原人,黨員,教授。主要從事德國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德國學習雜誌主編。主要著作:1945以來歌德小說《少年維特》在德國的接受史,《文學與認知——德國文學教程》;《體驗與貧困》(本雅明美學文集)等數十篇文學評論論文和作品。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

王福祥(1934-),男,漢族,山東壽光人。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65438-0950在哈爾濱外國語學院學習俄語,畢業後留校。1955考入蘇聯莫斯科大學中文系,1959畢業,中國文學副博士。65438-0960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任教。他曾經是俄語部的主任。1969、10至1978在北京軍區52817任副參謀長兼第二參謀部主任。1978 9月回到北京外國語大學工作。1979後,任副教授、教授。從1982到1997,歷任副校長、院長、校長(兼黨委副書記)。現為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博士後管理專家組成員、國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俄語教學》雜誌主編、北京語言學會副會長、國際俄語語言文學教師協會主席團成員。主要科研成果:俄語語篇結構專論分析、俄語實際切分句法、主從復合句分類原則(俄語編寫)、現代俄語句法、語篇語言學(俄語編寫)、漢語語篇語言初探、語篇語言學導論、日裔中國人英語詩歌選編、日裔中國人詩歌和中國歷史人物典故等。編輯關於俄語句法、語篇語言學、對比語言學、日語文章研究、文化和語言以及中國語言現狀和前景的論文;論文如《中國俄語研究》、《語篇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論平行系統與平行結構》、《論復雜句法整體》、《論現代俄語中的分解結構》、《論重復關系與重復結構》(均為俄語撰寫)等。1984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1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1987被國際俄語語言文學教師協會授予普希金獎章,1990被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授予名人榮譽證書並被收錄在澳大利亞和遠東名人錄,1994被泰國清邁皇家師範學院授予教育家榮譽證書,1995被美國傳記研究所授予名人榮譽證書。在1991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鄧淑碧(1943.5-),女,漢族,重慶人,黨員,教授。1965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柬埔寨語專業,此後壹直在該校任教。現任亞非司副司長。1976 65438+10月至7月,擔任中國赴柬埔寨瘧疾防治考察隊翻譯。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為柬埔寨來華人員做培訓翻譯,涉及炸藥、攝影印刷、醫學實驗室、坦克駕駛等。1988 65438+2月,被聘為柬埔寨語副教授,10月至1994 165438+10月,1995 65438+6月被派往泰國教授漢語。1999年9月受聘為柬埔寨語教授。他主編了大學教材《柬埔寨語》第三卷和《柬埔寨語語法》(合編)。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了65,438+00多篇論文和翻譯,並擔任了65,438+00多部關於柬埔寨的大中型詞典和專著的主編。

馮(1937.5-),男,漢族,吉林敦化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56-1961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羅馬尼亞語,畢業後留校任教。1961至1965,布加勒斯特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獲博士學位。1965回國後,壹直在羅馬尼亞教研室任教。羅馬尼亞各年級本科生實用課程講座,羅馬尼亞歷史地理、文學、政治理論、外刊、翻譯等課程。為碩士研究生提供現代羅馬尼亞語通論和羅馬尼亞文學研究。為博士生提供現代羅馬尼亞理論研究、20世紀羅馬尼亞文學和比較文學。曾任羅馬尼亞教研室主任、《東歐》雜誌主編、東歐系主任。學校學術委員會成員。主要著作:《漢羅詞典》(主編)、《羅漢詞典》(主編)、《亞西大學》、《東歐戲劇史》(合著)、《東歐當代文學史》(合著)、《羅馬尼亞文學》等。他的譯作有《考什布克詩選》、《白癡》(合譯)、《公平的意見》、《羅馬尼亞戲劇選》(合譯)、《權利與真理》、《卡拉格爾諷刺文集》(合譯)、《古德瑞兄弟》(合譯)、《薩多韋阿努短篇小說選》(合譯)。曾參與《外國作家詞典》、《外國著名作家詞典》等詞典的編寫。發表文學研究論文10余篇。2000年獲埃米內斯庫150華誕榮譽證書。陳小學基礎階段外語教學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

石希同(1940.7-),男,漢族,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考入外交學院阿拉伯語言文學系,1962轉入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系,繼續學習阿拉伯語。1964畢業後壹直在該校任教。1997被評為教授,1997任博士生導師。從1964開始,長期教基礎階段的精讀,也教過語法,泛讀,口語。自1977起,向高年級學生開設精讀、阿拉伯歷史、口譯、筆譯、翻譯理論與實踐、阿拉伯文化、中阿文化交流等課程。從1982開始,為研究生開設阿拉伯歷史課程和阿拉伯文化課程。從1998開始,壹直在帶博士生。現任該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主要科研成果有《傳承與交融:阿拉伯文化》(合著),獲國家教委第壹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5,臺灣省舒心出版社繁體中文版1994。《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有兩卷、三卷(合譯)和五卷。主持編寫了《高等學校基礎阿拉伯語專業阿拉伯語教學大綱》,參與編寫了《基礎阿拉伯語口語》、《速成阿拉伯語》(1-2卷)(合著)、《阿拉伯語第壹冊》(語音部分)、《速成阿拉伯語90小時錄像》(講座)和《速成阿拉伯語錄音》8部。先後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史卷)、《外國大事年譜》、《外國歷史名人傳》撰寫了3.5萬字。發表過6篇論文,包括《談阿拉伯語及其語音教學》、《文化與現代化》。1999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史鐵強(1954-),漢族,遼寧沈陽人,黨員,教授。1977考入遼寧師範大學外語系學習俄語,1982畢業,獲學士學位。同時考入四川外國語大學俄語系攻讀碩士學位,1985碩士畢業。同年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警察大學俄語教研室任教。1987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0畢業,博士學位。畢業後,我留校任教。在此期間,他教授了許多課程,如研究生的實踐課程、口譯課程、翻譯課程、聽說課程、閱讀課程、經貿課程和修辭學課程。1992被評為副教授,1993開始指導碩士生。1997被評為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俄語修辭學、語篇語言學和對比語言學。1995起,任俄羅斯學院副院長。此外,他還兼任教育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秘書和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國內發表的主要科研成果有《論俄羅斯文學作品中的雙關語》;論俄語成語的修辭活用:《超句的統壹及其在教學中的地位》等書籍10余部;國外發表的文章有:羅佐夫戲劇中的滑稽言語手段;《俄羅斯散文中的喜劇手段》等6篇文章;著作和字典有《經貿俄語》(合著,第壹作者)等。

白純仁(1935.12-),男,漢族,哈爾濱人,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54夏天從哈爾濱外國語大學畢業後,做了兩年俄語翻譯。1956-1961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讀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從1988到1993,他是俄語部的負責人。自1990起,任博士生導師。1992-1997任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席、俄語組組長。他還是中俄友好協會理事、中外文學理論研究會理事。多年來從事俄語修辭學、文學修辭學、詩學、漢俄語言比較、翻譯等學科的研究和教學,以及作文研究和文學翻譯工作。在俄羅斯,他寫了《文學修辭學導論》和《俄羅斯和蘇聯作家風格分析》。出版的中文專著有《文學修辭學》、《俄羅斯文體研究》(合著)。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

劉永新(1939.8-),男,漢族,江西廣豐人,黨員,教授。1960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預科,後轉入西文系學習西班牙語語言文學。1965年2月提前畢業,留校任教。1979-1981,就讀於馬德裏大學,先後兩次在馬德裏自治大學任教,教授中文和中國文化。為西班牙語專業學生和研究生開設了精讀、泛讀、西班牙文學概論、二十世紀西班牙文學等課程。他的研究方向是西班牙文學。出版有《西班牙社會小說評價》、《孔子的哲學原理》、《西班牙語綜合教學法》(第壹作者)、壹本教材、《西班牙文學作品選》(第壹主編)、三本《紅豆》譯本(漢英互譯)等論文6篇。曾任教研室主任、院長。現任系黨總支書記,校黨委委員,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高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西葡教學研究會會長。1996獲得學校基礎階段外語教學陳獎。

劉家海(1942.8-)男,漢族,上海人,黨員,教授。1960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西班牙語言文學,1965年2月提前畢業留校任教。1982至1984,就讀於墨西哥學院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從1991到1992和1997到1998,先後兩次在馬德裏自治大學教授漢語和中國文化。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精讀、泛讀、西班牙語國家報紙導讀、目標國研究等課程。研究方向是對象國的研究。歷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主要翻譯作品包括《小懶孩》、《大森林的故事》等3部中譯西部小說和6部中譯西部小說。1997學校基礎階段外語教學獲陳獎。

劉潤清(1939.10-),男,漢族,河北武強人,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65438-0960進入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65438-0965留校任教。1978進入我校英語系研究生班,獲得1980碩士學位。1984-1986就讀於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獲副博士學位。壹直在我校英語系任教,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英語實用課程、語言學概論、理論語言學、語言學派、語用學、文體學、語言測試、科研方法等課程。從65438到0992調到外國語學院任副所長,從65438到0994任所長。曾任《外語教學與研究》副主編,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秘書長,全國自學考試英語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主要專著有《語言測試及其方法》、《西方語言學流派》、《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外語教學研究方法》等。主要論文有《中國語言學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21世紀的英語教學》、《外語教學研究趨勢》。主持過重大科研項目,包括全國外語教育抽樣調查、全國英語本科學生素質調查、全國英語職稱等級考試大綱制定、同等學力申請碩士研究生統壹英語考試大綱制定等。2000年3月起兼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

季慶蓮(1941.9-),女,漢族,上海人,教授。1959年9月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1964年7月畢業,此後壹直在該系任教。從1985到1986,從1990到1991,分別在突尼斯大學和巴黎第八大學文學院學習法國20世紀文學和法國語言學。從1981到1983,被派往貝寧醫療隊在中國做翻譯,從1999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翻譯。主要譯作有法國當代作家盧克雷齊奧的《人間仙山》;法國作家喬治·桑的《霍勒斯》、《利昂娜·利昂尼》和《萊利亞》;法國作家左拉的《身體的魔鬼》;意大利作家布紮蒂的《海怪K》。他發表了六篇文章,包括從新小說到新寓言-20世紀50年代以來法國小說的演變,當代法國女性小說掃描,為什麽自傳小說在法國興起,萊利亞和喬治·桑,身體魔鬼的序言,端木歌,這些在法國文學中變得流行。曾參與編寫《法語縮略語詞典》、《法語新詞詞典》、《大法-漢大詞典》。

孫(1943-),男,漢族,北京市人,黨員,研究員。1966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在西文系教授精讀、語法、翻譯等課程。1982赴巴西坎皮納斯大學學習葡萄牙和巴西文學。65438到0984,從西文系轉到外國文學研究所。1987至1992,在中國駐葡萄牙大使館文化處任二秘、壹秘。1993-1995受聘在澳門大學教授葡漢翻譯課程。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學研究會理事。參與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20世紀外國文學詞典》等。他是拉丁美洲文學史的作者之壹,也是《巴西文學》壹書的作者。翻譯作品超過65,438+00,包括《加布裏埃拉》、《葡萄牙當代短篇小說選》、《我是寫人民的小說家》、《金卡斯·博爾巴》等。

孫貴榮(1941.5-),女,漢族,河北人,教授。1960-1965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學習,1965畢業後壹直在該系任教。目前為法國文學本科三年級,法國20世紀文學研究生二年級。他不定期參加所有研究生的世界文學講座,並承擔法國文學部分。1985-1988在加拿大拉瓦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獲得文學博士學位。主要譯作有二十世紀法國小說家的《良心》、《水晶軟木塞》等五部作品,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米歇爾·維諾庫爾的《知識分子的世紀》。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安娜·埃貝爾憑借其作品《野鷗》和40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卡穆拉斯卡》獲得法國菲米娜文學獎。為了迎接即將在北京召開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994編輯了加拿大女作家選集《屋裏的鳥》,並翻譯了其中的多部作品。1993參與臺灣省錦繡出版社《法國拉祜族文化百科全書》翻譯,擔任第十章作品與名著、第十壹章發現與發明的譯者,80多萬字。1998為陜西人民出版社翻譯出版文學巨著《基督山伯爵》和《魁北克文學史》,即將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

莊壹川(1933.7-),男,漢族,山東濟南人,黨員,教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1954本科,1957研究生)。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中國翻譯家協會會員,文藝翻譯委員會委員,《中國翻譯》編委。本人長期從事翻譯實踐和教學工作。我參加過毛澤東、周恩來和劉少奇著作的英譯本的翻譯和審校,以及國內重要文獻的翻譯,參加過聯合國國內外文獻的中文翻譯和審校。曾在英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地工作或從事學術研究。著有《漢英翻譯五百例》、《英漢翻譯教程》、《巴別塔之後》(巴別塔——文學翻譯理論研究)的節略譯本,合譯《白衣女人》(白衣女人)、《東琳恩》(東林怨)、《飄》(亂世佳人)。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的中譯本。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