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宋元時期中國史學的特點和主要成就。

宋元時期中國史學的特點和主要成就。

宋元時期中國史學的特點和主要成就如下:

壹、史學的特點

這壹時期的史學形成了與以往不同的特點:

1,官方史書體裁多樣,內容豐富。

到了宋代,成立了國史館、誌館等機構,負責編纂歷史。宋代正史體裁較多,有歷、誌、會、國史等。正史記載之詳細,篇幅之大,超越漢唐盛世。元朝中央有翰林國史院、藝文督察局等機構負責修史,史書種類繁多。

2.私人寫作活躍。

宋代近三百年,文化發達,私修史之風盛行。除了私人撰寫的當代史,還有通史、制度史等史書。元朝沒有對中國各民族進行意識形態控制,這有助於私人史籍的積極撰寫。私人史籍包括前代學術總結、法律法規、通史、當代史等。

3.宋元時期,儒生的詩文整合成為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壹時期,大部分知名儒生的詩集得以保存。這些詩集或為其本人所撰,或為其後代所編,其內容涉及當代史實、法律法規、經濟發展、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成為我們了解宋元歷史的重要參考。

4.地方誌成為宋元史學發展的重要成果。

宋元地方誌編纂基本完成。不僅中央政府重視全國通誌的編纂,地方政府也支持地方誌的編纂。宋代方誌近30種,元代方誌近10種。

5.遊記的歷史記錄大大增加了。

壹些使節以遊記的形式記錄了在出使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成為當時人們了解少數民族政權的重要參考。宋以後的蒙元疆域遼闊,與周邊國家聯系密切。因此,更多的學者、使節、遊客和商人,包括壹些外國人,都有遊記可留。

6.非中文史書開始出現。

到了元代,非漢文的史籍較多,蒙藏文在元代普遍使用,波斯語也在不同場合使用。這些非漢文典籍側重於與漢文典籍不同的東西,既能與漢文史籍印證,又能補充漢文史料的不足,使宋元歷史更加豐富多彩。

二、歷史發展的主要成就

在宋元統治的四百年間,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宋代以儒學為中心的傳統文化進入高度繁榮時期,元朝統壹後大量外來文化流入中國。日益活躍的文化交流和涵化對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宋元時期,在總結和整理前代的歷史成就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司馬光編撰的《資同治鑒》開創了通史編年的新局面。鄭樵的《宋代通誌》和馬援的《段林通考》總結了以往的法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