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第二冊“桂林山水”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新單詞和短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進風景,了解桂林山水特色,感受桂林水之美,感受文字的語言美。
4.通過《啟蒙以來》的閱讀,我理解了作者細致觀察、把握特點、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漓江和桂林山水的獨特美。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啟蒙以來》,了解作者細致觀察、把握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桂林山水的掛圖或相關視頻等。學生旅行時拍的風景照。
教學設計:
壹是故事引導人,激發興趣;
1.同學們,去年暑假,老師有幸去了廣西桂林。滿眼如畫的山和繡水真是大自然的傑作,讓人心曠神怡。那裏的巖石、河流、橋梁和樹木幾乎都有動人的神奇故事。比如父子巖,相傳古時候有兩個姓龍的父子。他們的造船技術高超,建造的船只不僅裝載了大量的食物,而且行駛速度像箭壹樣快。不料壹個姓萬的成員看中了他們的手藝,逼著他們給他造了壹艘大船,準備掠奪百姓的糧米,送給皇帝買官。他洗劫了谷物和大米,為什麽不讓人民挨餓呢?龍家父子不肯做。他們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於是來到桂林,躲在這裏的山洞裏。由於缺乏食物,他們最終餓死了。父子搖滾就是這樣出名的。此外,桂林還有許多美麗的景觀,如象鼻山、計都山、磨米山、寡婦橋和王宓石...妳有興趣欣賞它們嗎?再聽壹遍那個神奇的故事?
2.今天,老師將和妳壹起觀看桂林的風景,欣賞它獨特的美。抓緊妳的船,我們要出發了。
第二,整體感知,隨人情境。
1.讀課文。(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
2.此時此刻妳最想說的話是什麽?(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3.總結並閱讀第壹部分。難怪有人說;"桂林的風景是世界上最好的."(板書:甲天下)
第三,精讀第二節,體會感受。
1.自由閱讀。
要求:用筆畫出最吸引人最美的地方,好好練習,用朗讀表達自己感受到的美,告訴我妳為什麽這樣讀。
2.交流朗讀,在閱讀中體會水:“靜”“清”“綠”。
給我看字:漓江的水,靜得妳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很清澈,妳可以看到河底的沙子和石頭。漓江的水是如此的綠,仿佛是壹塊無瑕的玉。
(1)漓江的靜、清、綠,通過模型讀、名字讀、同時讀的方式凸顯出來。(“靜”這個句子讀起來很輕很慢,讓人感覺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動;“清”這壹句讀起來驚喜,讓大家看到了河底的沙子;“綠色”這個句子讀起來令人欽佩。
(2)感受作者對“綠色”表達的精妙。
引導學生將“無瑕的玉”與“綠色的草坪和綠色的玻璃”相比較,理解作者描述的生動性和他對漓江的熱愛。
(3)看完這句話,妳對李背水的印象如何?請總結壹下。(板書:安靜綠色)
1.體驗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征的方法。
(1)秀文:漓江的水好靜!
漓江的水好清澈啊!
漓江的水真綠!
難道不能用這種籠統的方式把特點寫清楚嗎?
(2)對比原句,說說哪句話給妳印象更深?
總結:是的,寫作文時,不僅要說出景物的特點,還要進行具體、生動、詳細的描寫,這樣寫作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顯示文本
漓江的水很靜,妳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很清澈,還能看到河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的很綠,很像壹塊無瑕的玉。
和原句對比有什麽感覺?
(4)引導朗讀,讀出妳感受到的美。
(5)再放壹遍視頻,配以音樂,帶著感情大聲朗讀。
4.激情和靈感
既然這壹節寫的是漓江的靜謐、清澈、碧綠,為什麽在這壹節的開頭寫大海和西湖呢?這不是多此壹舉嗎?
讓學生明白對比寫作可以襯托漓江獨特的美。)
5.明確敘述順序,引導學生背誦。
(1)這段話三句。先用海和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體寫出漓江的特點。最後壹句是感悟,也寫水的靜謐。
(2)播放圖片,音樂伴奏,學生試著背誦。
第四,學習方法的遷移,自學第三節課文。
1.總結方法。
剛才我們感受到了漓江的美景,這是通過讀書、劃船、練習、交談學來的。現在請用這種方法,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自學第三課。
2.展示需求。
出示課文:閱讀:閱讀第三節。
畫:畫出最美的句子。
練習:讀出美的感覺。
說:壹個值得學習的寫作方法。
(支持與釋放相結合,註重學習方法的遷移。)
3.大聲朗讀競賽。
要求:①讀出妳感受到的美。
讀給老師或同學聽。
記住他們對妳閱讀的評價。
4.和全班交流,請進步大的同學給圖片配音,讓其他同學欣賞。
讓學生讀給老師或同學聽,就像給疲憊的學生註射興奮劑壹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堂氣氛瞬間達到高潮。與老師或同學壹對壹、面對面交流的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為人處事、語言溝通、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可謂壹物多用,設計精彩。)
5.談談值得學習的寫作。
(對比;抓住特點,寫得具體;使用整潔的句型)(板書:陌生、美麗、危險)
(圍繞教學目標,讀寫結合。讓學生體會寫作方法。)
第五,以讀代說學習第四節。
1.模型閱讀。播放視頻和音樂伴奏。
2.激情。
是的,桂林的水像壹幅畫壹樣美麗。這幅畫有83公裏長,所以它是壹幅連續的畫卷。這幅畫是誰畫的?(回答:大自然)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筆把桂林的風景描繪得如畫如夢,令人如癡如醉。(板書:如畫)
3.播放動畫,課文,並在音樂伴奏下朗讀最後壹節。
讓我們把美麗的風景銘記在心!
(對於《桂林山水》這樣的精品,只有多讀,才能理解文中的含義和感情,讓學生在閱讀中對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印象,受到情感的感染。)
第六,讀寫結合,拓展課外活動。
1.事實上,學生們也參觀了許多名勝古跡。讓學生交換他們帶的風景照片或他們知道的名勝古跡。
2.說出來,模仿第2節和第3節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會用工整的句子描述。
後記: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說到聽故事,可能沒有壹個孩子不感興趣。講課前,用很短的時間,用生動的語言講壹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會讓學生的註意力壹下子集中起來,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四年級語文第二冊“桂林山水”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對當地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3.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課前調查,了解桂林山水特色,課堂展示,教師幫助學生總結提煉,增進學生對桂林山水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探索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收集有關桂林山水特色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壹,新課程的引入
同學們,在我們遼闊的祖國,有無數美麗的風景。先看看。
看山著名的五嶽各有特色,天下第壹山——黃山和廬山,難知其真面目,無不令人難忘。再看水,浩浩蕩蕩的長江,東流的第壹大河,中華民族震撼人心的藍色黃河,美麗的西湖,明鏡般的天池,令人心曠神怡。正是這樣的山川,讓祖國的土地格外美麗。(課件顯示1)
在祖國的眾多美景中,有壹個很特別的地方。她的山川非常巧妙地融合在壹起。她華麗優雅的風采,打動了每壹個人的心。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贊美她,用最美的文字謳歌她。老師這裏有壹首詩,我念給妳聽:群峰如筍,碧玉青翠,挺立雲端。群峰映山而浮,無山無水無銷魂。在老師的描述中,妳知道這是中國哪個著名景點嗎?(板書:桂林山水)
今天,讓我們學習第七課“桂林山水”,欣賞那裏獨特的風景。
第二,新撥款
第壹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歷史和名稱由來。
1.既然要去桂林旅遊,首先要了解壹些關於桂林的基本信息。請在課前打開老師分發的閱讀材料。閱讀材料中的這段話是課文第壹自然段的內容。
首先,請:
(1)看這段話。
(2)點:地圖上桂林的位置。
(3)算壹算:桂林是多少年前的?2001+214-1 = 2214.
(4)說說桂林名字的由來。
可以單獨做,也可以互相討論。
2、學生回答,老師相應補充:
(1)讓學生指著地圖。(評價)能不能再告訴我們壹遍桂林在哪個自治區,在哪裏?
(2)桂林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國內外知名的風景旅遊城市,而且從古至今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因此有“文化名城”的美譽。早在1982,就成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3)試想,金秋時節,桂林郁郁蔥蔥的桂花樹樹蔭下,桂花的香味不時飄散,真是令人神往!
3、過渡:同學桂林的名字很美,她的風景更美!所以古往今來,人們都稱贊“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人知道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嗎?(評價)那麽是什麽讓桂林山水甲天下呢?
第二部分:感受桂林的秀山、清水、怪洞風光(教學重點)
1請打開書P115默讀第二段思考這個問題。
正是獨特的秀山、碧水、奇洞構成的壯麗畫卷,使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麽,桂林的山到底有多美?水是怎麽清澈的?這個洞有多奇怪?妳想看看嗎?好吧。課前,我們班的同學已經分成三組,每組根據老師給的自學大綱,圍繞壹個主題學習了大量的材料。現在,我們將邀請三組學生分別向大家介紹他們的學習成果。比較壹下,看看哪壹組最好。
(1)我們先按順序介紹壹下山脈。
老師總結:好,讓我們用掌聲感謝第壹組的介紹。現在我明白了“群峰如筍拔地而起,碧玉碧綠立在雲端”的含義。桂林的山真的很美很優雅!
(2)然後請第二組學生給我們介紹水。
老師總結:我也用掌聲感謝第二組的介紹。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剛才介紹漓江水的時候還離不開談論桂林的山呢,是吧?其實這就是桂林山水的獨特之處。秀山碧水環繞,倒映秀山,山川渾然壹體,相得益彰。所以才會形成“百裏漓江,百裏畫廊”的奇觀!現在讓我們壹起讀這兩段經文來理解它們的意思。“群峰映山而浮,無山無水。”
(3)最後請第三組介紹孔。
老師總結:我們也要感謝第三組的介紹。這個奇幻的洞穴被稱為宏偉的“藝術宮殿”,真是名副其實!我想任何人看到這神奇的景象都會驚嘆不已!可以說,桂林奇特的洞穴和美麗的石頭為桂林的景觀錦上添花。
3.剛才三組同學都做了精彩的介紹,真的分不清誰最厲害。通過您的介紹,我們感受到了山的美,水的清,洞的神奇,領略了“三絕”的奇妙之處。妳想想,光是桂林的山、水、洞就這麽美。如果三者融為壹體,那將是多麽迷人、妖嬈的桂林風光啊!大家壹起看個視頻,整體欣賞壹下桂林的美景。(看視頻,展示課件。2)桂林山水太美了!難怪人們說桂林的風景是世界上最好的。
第三部分: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秘(教學難點)
1.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桂林的山美、水清、洞奇、石妙是怎麽形成的?讓我們壹起去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秘吧。
(1)請閱讀P部分第2、3段116-117桂林仙境之謎。先自己讀壹讀,然後討論:桂林山水形成的兩個必備條件是什麽?
*石灰巖:是桂林山水的基礎。可以說,沒有石灰巖,就沒有今天的桂林山水。
*含二氧化碳的水:CO2水;(老師板書)
(2)這兩個缺壹不可的條件還有問題嗎?
學生提問,老師總結成兩個問題。①什麽是石灰巖?②石灰巖是如何形成的?③什麽是鐘乳石和石筍?
(3)我們壹起看動畫演示吧。(課件演示3)?
①觀看動畫介紹。妳了解現在的石灰巖是什麽,是怎麽形成的嗎?今天,桂林的山、水、洞、石都是由石灰巖發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