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中國字體的演變過程也是漢字文化和書法藝術的傳承過程,現在常用的“宋體”是明代篆刻家為適應印刷術的普及,在南宋形成的“宋體仿”的基礎上改進創造的字體。近年來,深受大眾喜愛的“顏楷”和“瘦金體”的原型是墨寶、顏真卿、宋徽宗等書法家。
擴展數據:
現代漢字字體與傳統書法藝術的關系是繼承與創新。王敏認為,字體設計以中國書法為基礎,但隨著印刷技術的升級和數字媒體的普及,現代字體設計要考慮很多因素。
字體設計師朱誌威設計的“北魏楷書”在森澤公司國際排版字體大賽中獲得銅獎。在他看來,當初的楷書字體“太美了”,有時候不夠清晰。於是他把北魏的墓誌銘和造像中的“方筆”融入楷書,把圓潤柔和的筆畫變成了刀斧的痕跡,更有氣勢。
說漢字是中國人的創造,但中文字體設計在中國還是壹個新興行業。早年國內版權保護環境差,字體設計行業發展滯後。然而,版權保護良好的日本在中文字體設計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中國。
人民網——數字時代,讓漢字“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