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是兩個人的戰略棋類遊戲,中國古代稱之為“易”,西方稱之為“圍棋”。流行於東亞各國(中日韓朝),屬於琴棋書畫四大藝術之壹。圍棋起源於中國,是由堯帝傳下來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記載。隋唐時期,經朝鮮傳入日本,又傳到歐美各國。圍棋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體現。
圍棋使用矩形棋盤(看起來像正方形)和黑白圓形棋子來下棋。棋盤上有19條縱橫線將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走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下棋,落地後不能移動,以圈地多的壹方為勝。因為黑方有先占地的優勢,所以人為規定黑方在比賽結束後向白方發帖。圍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棋類遊戲。中日韓三國制定的競賽規則略有不同。
產地:
圍棋起源於中國,在中國古代被稱為“易”,可以說是象棋的鼻祖。圍棋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先秦典籍《史本》記載:“堯造圍棋,精於此道。”晉代張華繼承並發展了《博物誌》中的這句話:“堯使圍棋教子。若白:舜以子與商為愚,假裝去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