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國古代《本草綱目》的歷史地位如何?

中國古代《本草綱目》的歷史地位如何?

《本草綱目》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30多年心血的結晶。全書* * * 1.9萬余字,記載藥物1.892種,分為60類。其中,《李時珍》新增加了374種藥物。

有1100多張圖紙,11000多張處方。是幾千年來中國藥物學的總結。這部藥典,無論從其嚴格的科學分類,還是從其所含藥物的數量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任何壹部古代本草著作。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我國古代醫學和植物學的寶貴遺產,對我國乃至世界醫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開創了根據藥物的自然屬性逐步對藥物進行分類的系統。這種分類思想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重要來源之壹,比現代植物分類學的創始人林奈所著的《自然系統》早壹個半世紀。達爾文曾稱這部醫學文集為“中國的百科全書”。

《本草綱目》的突出特點有:壹是采用了先進的藥物分類法,這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重要來源之壹;二是圖文並茂。《本草綱目》有1000多種藥物的圖片,形象地展示了各種藥物的復雜形態,既便於人們學習和鑒別,又防止了混用和誤用。

科學價值:書中收錄藥物1892種,補充方劑11096種,其中8160種為李時珍本人所收,增加了臨床效果較好的新藥材374種,采用先進的藥物分類,根據藥物的自然屬性,逐級創建分類體系,以第壹類為綱,第二類為綱。

擴展數據:

《本草綱目》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海外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日本:1736年,《本草綱目》重印九次。許多學者以此為依據撰寫了30多種本草著作,對近代日本藥物學、植物學、化學等學科起到了巨大的啟蒙作用。

朝鮮:《本草綱目》被翻譯成朝鮮文後,朝鮮醫生康明記引用《本草綱目》的處方,撰寫了新版的《紀中》。

法國:18世紀,《本草綱目》傳入歐洲,金陵初版保存在巴黎皇家圖書館和柏林普魯士國家圖書館。

英國:1920年,英國騾子在朝鮮教書。回國後,他將《本草綱目》第8至37卷和第39至52卷全部翻譯成英文,並於1949年中國解放前在北京出版。

蘇聯:《本草綱目》翻譯成俄文後,布裏斯施耐德引用了這部巨著,寫成了《中國植物學》。1953年,莫斯科大學建成後,蘇聯在禮堂墻上鑲嵌了壹幅李時珍的大理石畫像,並將他列為世界科學名人。

印度:1985 65438+10月,在印度召開了壹次國際藥理學會議。印度國家醫學和藥學研究所舉辦了壹個醫學展覽,入口處有李時珍的大幅畫像,還有許多中藥和各種版本的《本草綱目》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