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寫作→唐詩宋詞背後的故事

寫作→唐詩宋詞背後的故事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女作家,於北宋末步入詞壇。她思想開放,全面發展。詩歌和散文充滿神韻和獨創性。他在金石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十八歲時,她嫁給了臺灣留學生趙明誠。這是壹對誌同道合的戀人。李清照在《碑記序》中介紹了當時的情況。她說:“明成在正月十五帶著五千塊錢出來,去索國寺買些碑文。他們兩個壹起玩,每拿到壹本書,就壹起校對,編輯,簽書名。然後,他們去房間裏沏茶,指著買的書,說某個東西在某本書的哪壹頁。誰答對了誰就贏了。可以先喝茶。經常舉杯大笑。他們在文學上互相借鑒,在藝術上有著相同的激情,有壹次,重陽節,李清照寫了壹首《醉花吟》送給外地的趙明誠。霧濃雲愁永,腦中神清氣爽,金獸消。節亦重陽,玉枕紗廚夜半涼。東籬飲酒至黃昏後,淡淡的黃菊香溢滿雙袖。別說清秋不是人,西風卷旗珠簾,簾中人比那黃菊還瘦。)趙明誠看到這個詞後覺得很慚愧,但還是想超越她。於是,我謝過客人,廢寢忘食三天三夜。填了五十個字。然後我把李清照的詞混合在壹起,給我的朋友陸德富看。德夫看了壹遍又壹遍,然後說:“我覺得這幾個字只有三個好!趙道:“是那三句?”"魯曰:“不消,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其實這三句話正是清兆所做的。這也是我最喜歡讀的詞。這個詞的開頭描述了壹系列美麗的景色。環境優美。“薄霧濃雲”比喻從香爐中冒出的煙。看煙讓人擔心。我覺得這壹天好長。心中的悲哀。“節氣重陽節”是壹個涼爽的秋夜。薄紗廚房是壹張掛著薄紗窗簾的床。下面講的是重陽賞菊帶酒。《東籬》取材於陶淵明《東籬下采菊》詩。“黃花”也指菊花。“暗香”也指菊花。請看:有金獸焚香,有玉枕紗廚,有品酒賞花。這是個好環境,好場景。就是沒有夫妻團聚。所以引入最後壹句警句“人比黃花瘦”。“瘦”字是個眼字。我覺得這是點睛之筆。把妳們的感情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