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目錄分類的由來是什麽?

目錄分類的由來是什麽?

史部目錄源於七觀。

歷史經典的分類起源於劉向和劉欣的七觀。七律早在唐代就已失傳,但班固在編纂《漢書·藝文誌》時,七律的內容基本保存下來。《七略》七卷本是劉欣對其父劉向《別錄》的簡介。既反映了當時全國所有的書籍,也反映了當時的學術流派。“七觀”是編譯、六藝、諸子百家、詩賦、兵法、數學、技術。為了從學術體系上說明群書,根據書籍的性質,除編外,分為六類;六大策略下有三十八種(子類);種有603科,包括以下書籍,共計13219冊。

目錄學歷史悠久。漢魏六朝時期,目錄的編纂和研究形成了壹門科學,當時稱為“流通之學”。唐宋時期,隨著目錄學實踐的發展,開始了系統的目錄學理論研究。《隋書經典序》、《古今圖書序》、《通誌校訂》是這壹時期目錄學的重要理論著作,反映了唐宋時期目錄學的理論水平。“目錄學”壹詞在北宋文獻中的出現,說明這壹學科已經受到當時學者的重視,並在學術界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清代是我國目錄學發展的繁榮時期,書目種類越來越多,體例也更加完善。目錄學作為閱讀的門戶和學術研究的工具,受到了整個學術界的重視,形成了以考證真偽為主要內容,以文字文本為主要內容的校對目錄學派。以鑒定舊刊、擇其真假為主的版本目錄派,以“辨章學、考鏡源流”為宗旨的目錄派,以討論書目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