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風險社會;風險分配
壹,風險研究的三種理論範式
在許多風險研究中,形成了三種理論範式。壹種是以瑪麗·道格拉斯等人為代表的“文化/符號”理論,用文化人類學來研究風險。二是以貝克、吉登斯為代表的“風險社會”理論。三是埃瓦爾德等人借助福柯的理論提出的“治理”理論。以道格拉斯為代表的分析是基於文化是壹個社會的認知手段和保護模式。道格拉斯認為,風險是當代西方社會維持文化界限的壹種手段。風險主要是作為抱怨的借口,“有風險”的群體或系統被視為危險。“危險的”他者會對個人的健康或他所屬的社會的象征形式構成威脅。對風險的理解必須通過文化假設來完成,所以是* * * *共有的慣例或期望;以德國社會學家烏爾裏希·貝克和英國社會理論家安東尼·吉登斯為代表的“風險社會”理論家的分析,側重於後現代社會中加深人們對風險關註的宏觀結構性因素。他們認為,在後現代性條件下,風險不僅大量出現而且變得全球化,因此比過去更難被計算、管理或避免。在他們看來,現代性不再是壹個不容置疑的過程,而是產生了許多危險或“缺陷”。後現代性的核心體系——政府、工業和科學是風險的主要制造者;“治理”理論家使用福柯的理論。他們認為,自16世紀以來,已經形成了壹個龐大的專家知識網絡,並伴隨著圍繞這種知識的構建、復制、傳播和實踐的成果。它強調維持秩序和規則依賴於自願的“自我告誡”,而不是非暴力或強制。因此,風險被理解為政府為了最好地實現民主和人道主義而使用規訓權力來控制和管理人口的策略。(楊雪冬等,2006)在這些研究中,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範式影響最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貝克的相關理論。
二、“風險社會”理論和兩種風險分配邏輯
(1)風險社會理論概述。與德裏達等人倡導的“後現代性”不同,貝克沿著不同的路徑對工業社會和現代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大多數社會科學家壹樣,貝克也註意到了現代化力量導致的社會發展的斷裂。他把現代性分為“初級現代性”和“次級現代性”,把現代化分為“(傳統)現代化”和“自反性(反思性)現代化”。(傳統的)現代化是指工業化過程對傳統社會的異化和重建,而“反身性現代化”是指另壹種完全不同的現代化模式對工業社會(階級社會)的異化和重建。反身性現代化充滿風險,是指傳統現代化過程中人們使用的科學技術和各種經濟、政治、社會制度對自身社會的巨大威脅和破壞。用貝克的話來說,就是“創造力(自我)毀滅壹整個時代——工業社會時代的可能性。”他把簡單的(傳統的)現代化對應到“工業社會”,即“階級社會”,把反身性現代化對應到“風險社會”。工業社會關註的是如何分配財富,而風險社會關註的是如何避免、削弱、轉化或疏導發達現代性中系統性產生的風險和威脅。用貝克的話說,“階級社會的夢想是每個人都需要並且應該分享蛋糕,風險社會的烏托邦是每個人都應該免受毒害。”階級社會的驅動力是:我餓了!風險社會的驅動力是:我害怕!“貝克揭示了西方社會的巨大變化:從“階級社會”到“風險社會”,並通過對“科技制度”、“社會結構”、“政治制度”的深刻分析,全面闡述了他的“風險社會理論”,在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2)風險分配的兩種邏輯。從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風險分配模式:壹方面是“階級依賴”和“不平等”的風險分配模式。用貝克的話來說:“風險分配、媒介和財富分配的類型和模式存在系統性差異。從這個意義上說,風險社會和階級社會有很大的重合。風險分布的歷史表明,風險和財富壹樣,是依附於階級模型的,只是以壹種顛倒的方式:財富向上層聚集,風險向下層聚集。可以看出,這種風險分配模式具有明顯的“不對等”特征,即擁有權力和影響力的人比沒有權力和影響力的人承擔的風險要少。然而,貝克認為,這並沒有觸及風險分配的核心。另壹方面,風險更多地體現了壹種“超越階級”和相對“平等”的分配模式。在貝克看來,與日益惡化的風險形勢相對應的,是人類逃避風險的途徑和可能性在減少。就算妳有財富,也逃不過風險的折磨。他形象地表示:“自來水管裏的汙水不會因為誰是總統而在他的水龍頭前停止流動。”“貧窮是有等級的,化學霧霾是民主的。”因此,風險表現為相對平等,這打擊了所有人,即使是富人。風險在擴散過程中表現出“回旋鏢效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風險的等級邏輯被打亂了,隨著風險的擴大,風險分布會更加均勻。總的來說,貝克對風險分配模型的論述涉及兩個邏輯。首先是“差異”的邏輯;二是“平等”邏輯,他更強調這種“平等”邏輯,認為它主導了風險分配的邏輯。
第三,國內學者對“風險分配”的研究
國內學者對“風險分配”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類。壹種是基於“風險社會”的理論來討論“風險分配”問題並提出壹些有價值的見解。例如,李由美區分了財富分配和風險分配的不同邏輯,強調風險分配的核心內涵仍然是基於“平等”邏輯,這將在壹定程度上打破舊的階級和階層區分,並提出風險分配可能成為中國社會結構調整的壹種路徑(李由美,2008);認為財富分配和風險分配是現代性的兩條不同路徑,這兩個問題是當代中國現代性建構中的壹個突出問題(楊,2011);劉群(劉群,2007)、魏堯(魏堯,2011)等人從“風險分配”的不等式出發,對貝克風險理論中的分配理論要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對其進行了壹定程度的修正。另壹個是“風險分配”的實證研究。例如,景俊基於泰坦尼克定律,利用流行病學數據對中國艾滋病風險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中國艾滋病風險的分布,無論是客觀風險還是主觀風險感知,在不同社會層次和差異的社會群體中存在顯著差異,從而在壹定程度上糾正了風險社會理論對風險分布均等化的過分強調(景俊,2006);而張玉林則基於當地的統計數據和新聞報道,對山西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環境風險和災害會向農村和底層弱勢群體傾斜,從而造成“另壹種不平等”(張玉林,2009)。通過對二手數據的分析,柳巖和趙延東發現,在社會轉型期,我國公眾的主觀風險感知呈現出區域差異和多重復合的特點,存在三重復合-高不確定性風險、雙重復合-中等不確定性風險和單壹復合-低不確定性風險的社會風險。研究發現,公眾普遍對低不確定性的單壹風險感知最高,對高不確定性的三重風險感知最低。結論是,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較高的群體對高不確定性的三重風險的感知程度較高,而社會底層群體對低不確定性的單壹風險的感知程度較高(柳巖,趙燕東,2011)。吳和從劃分城鄉的角度得出結論:我國農村居民面臨的社會風險與城鎮居民面臨的社會風險已基本趨同,而農村居民的抗風險機制遠弱於城鎮居民,以收入水平為代表的抗風險能力也遠不及城鎮居民。中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建立壹套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政策體系,以有效降低和化解社會風險(吳,,2006)。可以看出,國內對風險分配的研究也是從均等和差異兩個方面入手,但更多的是強調壹個分配邏輯的差異和不平等。
參加考試,貢獻力量
[1]烏爾裏希·貝克等.反思性現代化[J].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4.5
[2]烏爾裏希·貝克等.風險社會[J].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36,57
[3]楊雪冬等.風險社會與秩序重建[J].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4]李由美。從財富分配到風險分配——中國社會轉型的新路徑[J]。社會. 2008 (6)
[5]景軍.泰坦尼克定律:中國艾滋病風險分析[J].社會學研究. 2006 (5)
[6]張玉林。另壹種不平等:環境戰爭與“災難”分配[J].綠葉. 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