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文物的教育功能

文物的教育功能

文物作為教材,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它的教育手段是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首先,文物是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物質遺存,同時都是精神文化的體現。作為歷史的見證,真實、生動、有說服力。眼見為實。它以物質的形式呈現給人們,往往比書面教育更有效。其次,文物是直觀生動的物質遺存,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這種直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無法替代的。

文物將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全國各地的古建築、石窟寺、古石刻、古遺址、古墓葬和數萬件出土或傳世的文物將作為實物見證,使人們從直觀生動的感受中了解中國的古老文明和燦爛文化,領悟中華民族的偉大,增強自豪感。文物教育場所主要包括博物館、紀念館和各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

博物館、紀念館是收藏可移動文物的機構,也是宣傳教育機構。這些單位在研究文物藏品的基礎上,舉辦各種內容的文物展覽供人們參觀,是育人的重要場所。

在我國不可移動文物中,被各級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工程有數千處。國務院公布了50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量的文物保護單位可以作為人們文化活動的場所。這些文物本身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人們學習各種知識,欣賞不同時期不同形式的藝術,接受這樣或那樣的熏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