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理性特征在六、七世紀的藏族思想中可見壹斑。敦煌古藏文文獻《吐蕃禮儀問答》是壹部未受佛教影響的固有藏文文獻。(26)因此,它是我們了解藏族傳統倫理道德的最佳文本。首先,禮儀問答的寫作體現了壹套勸善戒惡的行為規範體系。《禮儀問答》上說:“任何方式都要好...按照習慣法,盡妳所能行善”。他還說:“做人之道,就是正義、孝順、善良、溫順、慈悲、無怨、感恩、羞恥、謹慎、勤奮。雖然不聰明機智,但有了這些,大家都能喜歡,親人也相安無事。非生命是有偏見的,暴力的,輕浮的,無恥的,忘恩負義的,沒有同情心的,易怒的,驕傲的,懶惰的。如果妳有這些問題,大家都不會喜歡的。”這顯示了藏族崇尚正義、註重孝道、強調情感、維護和諧的基本人格和文化氣質。這是當時藏族文化強烈的人文取向。這樣的人文文化體系整體上不是宗教文化,但它仍然具有神聖性和靈性,是神聖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體系。
《禮記問答》說:“任何時候,作惡者百裏取壹,行善者比比皆是。”他補充道,“俗話說,‘烏雲背後總有壹線光明’。但不會任何時候都有好的壹面。”這意味著做好事的人將得到吉祥的頭銜,而做惡的人將受到懲罰,而沒有相反的結果。這雖然是壹種因果報應的宗教思想,但並沒有導致對唯壹神性和至高主宰的信仰,而是更傾向於世俗化和“人化”。《禮儀問答》裏有很多東西是符合宗教道德的:
利他思想。說:“對人好,永遠對自己好;害人害己,長遠來看會妨礙自己。”
忍著妳的想法。他說:“我們要有承認和忍受‘犯罪的人超生,正直善良的人被處死’這種不公的力量。”“如果妳犯了輕微的錯誤,妳必須有耐心。如果不耐心,對方會誤解,會鄙視。”
善良的想法。他說:“主人的仁慈勝過授予政治權力。統治者給予智慧和指導是最大的仁慈。”
滿足的想法。“知足的尺度是:不餓不冷不缺柴不缺水,這就夠了!這些目標實現了,富裕了,舒服了;超過以上財產,就不會有太平盛世。寶為己用,寶成敵。”
沒有貪婪的思想。“作為壹個人的長官,有那麽多欲望,就會有無盡的貪欲。貪得無厭,歪門邪道生。”
這與向往來世、神界,視社會、人生為無常、虛幻,追求超自然滿足的取向大相徑庭,更傾向於人性、社會性、現實性、人道性、善良、仁慈、淡泊的價值取向。這說明當時藏族價值理性的建構並不是建立在壹神教的基礎上,而是以對神靈信仰的逐漸弱化和對人性的極大關註為特征。
這說明藏族傳統文化體系是以倫理和宗教為特征的。這有點像梁漱溟先生的“以德代教”的意思。
總之,在藏區,傳統宗教從非理性化向理性化的演變經歷了原始宗教、自然宗教、理論理性和倫理理性四個階段。然而,這種劃分並不是絕對的。縱觀西藏古代宗教文化的發展歷史,這些不同階段之間相互交叉的現象依然存在。這種劃分側重於每個時代的主導文化形式,並試圖為西藏古代宗教、文化和哲學的研究提供壹個有用的概念框架。
在本文的最後,讀者心中已經出現了壹個相當清晰的印象,那就是佛教思想的所有內容,如空、業、善、悲、知足等,在藏族傳統宗教中都已經存在。可以說,藏族傳統宗教文化思想為佛教在藏區的傳播和發展鋪平了道路,為藏族人民接受和消化佛教思想提供了指導。換句話說,沒有藏族傳統文化的洗禮和滲透,藏族是進不了佛教思辨哲學的殿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