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如何正確看待問題?

如何正確看待問題?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人類困擾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對問題的看法。”人在不同的人生歷程中對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和體驗,不同的看法和體驗自然會導致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態度,因而,人生經歷也會不同。

中國古籍《石綠春秋李碩》中有壹個關於“曖昧”的故事。

有壹次,鄭國發了壹場大洪水,淹死了中國的壹個富人。那個富人的屍體終於被打撈上來了。死者家屬得知後,想贖回屍體,但得到屍體的人漫天要價。死者家屬無奈,便請當時著名的邏輯學家鄧出出主意。鄧對死者家屬說,“別急,再等等。妳不買,別人也不會買。”於是,死者家屬耐心地坐著,不再試圖購買屍體。這裏夏天溫度很高,屍體不容易保存。此時,死者得知死者家屬的態度後驚慌失措,他們也請鄧出出主意。鄧答道,“不急,等著就是了。死者的屍體就在妳身邊。如果他們不來這裏買,還能去哪裏買?”

在這個故事中,很明顯,死者家屬和那些得到屍體來解決自己問題的人之間的矛盾,來源於他們在鄧的指導下對這壹事件的分析。壹方認為只有賣了身體本身,另壹方壹定會回來買,是“賣方市場”,所以漫天要價,另壹方認為只有買了身體本身,所以是“買方市場”,所以坐地還錢,最後陷入兩難。

如果雙方都能換個角度看問題,得到屍體的人會認為除了對方沒人會買,買屍體的人會認為除了對方沒人會賣。這樣才會有溝通協商的空間。

可見,壹個人看待問題的方式遠比問題本身重要。從錯誤的角度看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把自己引入歧途。

相反,如果我們能從正確的角度,用正確的方式看待問題,不僅問題會得到解決,或許問題本身也會成為壹個契機。

美國壹次大蕭條,90%的中小企業倒閉,壹個叫柯林斯的人開的工廠也面臨倒閉。柯林斯善良、大方、體貼,交了很多朋友。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柯林斯想向那些朋友尋求幫助,所以他寫了許多信。然而,當信寫完後,我發現我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了!

同時也提醒柯林斯,如果自己沒錢買郵票,別人的生活也好不到哪裏去。於是,柯林斯賣掉了家裏所有能賣的東西,用壹些錢買了很多郵票,開始向外界寄信。同時,他還在每封信裏附上2美元作為回信的郵票錢。

他的朋友和顧客收到信時都很驚訝,因為2美元遠遠超過了壹張郵票的價格。大家都很感動,紛紛回憶起柯林斯平時的好處和善行。

很快,柯林斯接到了壹個訂單,壹個朋友來信說想投資他,壹起做點事情。他的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在這次經濟蕭條中,他是為數不多的站穩腳跟並有所成就的企業家之壹。

柯林斯的問題是他沒錢買郵票。如果他只是悲傷地想著他的貧窮,他可能永遠也買不起郵票。然而,他使用了壹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他認為他的朋友和顧客也可能關心壹枚郵票的錢。正是這種思維方式最終幫助柯林斯擺脫了問題。

用不同的方式看問題,不僅可以把原本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還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壹位哲人曾經這樣描述莊子的哲學:“莊子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問題。”如果能解決問題,給自己壹個快樂的心情,那是壹件好事。

湯姆森夫人的丈夫去了沙漠中的壹個軍事基地駐防。為了能經常和他在壹起,她也搬到附近住,這樣可以減輕相思之苦。但是現實很痛苦。真的是令人深惡痛絕。她從未見過比這更糟糕的地方。這對她來說是壹場噩夢。

當她丈夫出去參加鍛煉時,她不得不獨自呆在那所小房子裏。沒有人和她說話。因為沙漠裏很熱,汗幹了沒出來。她不敢出門,怕暈倒。此外,外面風沙很大,能見度極低。也許她走路的時候迷路了,所以她不得不呆在房子裏。

湯姆森太太覺得不吉利,於是寫信給父母,告訴他們她想放棄,準備回家。她再也忍受不了了。這地方像個監獄。她什麽都做不了。她沒有親戚或朋友。她很孤獨。她寧願離開她的丈夫,也不願呆在這個鬼地方。

壹個月後,她爸爸回信了,信裏只有三句話。這三句話時常縈繞在她的心頭,也改變了湯姆森太太的壹生:兩個人從監獄的窗戶望出去,壹個看到滿地的汙泥,壹個看到滿天的星星。

她把父親的話重復了很多遍,突然覺得自己很蠢,於是決定找出自己目前處境的優勢。她開始和當地居民交朋友,他們都很熱情。當她在家無聊時,她開始寫作。當她需要書的時候,她讓家人給她郵寄。就這樣,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她的作品終於被壹家出版社看到,出版了。從那以後,湯姆森夫人成了著名的作家。

是什麽給湯姆森夫人帶來了如此驚人的變化?沙漠沒有變,只是她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變了。因此,她改變了對生活的態度,這讓她有了美好的人生體驗,她發現的新世界讓她既興奮又激動。在沙漠中,她發現了美麗的星星。

湯姆森夫人的故事恰恰說明了這樣壹個簡單的道理:壹個人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來改變自己的人生。對於有問題的人來說尤其如此。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妳會發現問題根本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