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籍中的情話

古籍中的情話

公元1205年,十六歲的元好問走上了人生的科研之路。

壹路上,他看到了美麗的山川,看到了同夜的清風明月,看到了白天的春林。所有的人事和風景都是那麽清新動人,他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途中,他遇到壹個獵人,獵人突然拉弓搭箭,要射下壹只正在天上飛的大雁,而另壹只脫網的大雁在空中盤旋,嘶鳴良久,確信同伴已死,便俯沖下來,壹頭撞在地上。

讀者茫然地盯著獵人驕傲的眼神,充滿了疑惑,他不相信世界上有這種東西。他花錢買了兩只鵝的屍體,埋在分水邊,堆了壹個高高的石墩,叫“秋艷”。沒有了天上飛來的那兩只大雁,有壹段時間顯得相當空虛,袁浩文的心裏好像少了壹塊。

他踉踉蹌蹌地站起來,轉過身去,重復著:

問世間,何為愛,教生死?四面八方飛來飛去,老翅幾經冷熱。玩得開心,離開苦,學校裏的孩子就多了。妳要有壹句話:萬裏雲,千山暮雪,妳只向誰影?

——元好問《摸魚與秋艷詞》節選

▲飛過雪山的大雁。圖片來源/圖片網

希望同心同德,不離白頭。“世間情為何物”的問題。被古往今來無數愛好者問過。早在兩千多年前,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第壹次見面是在壹個熱鬧的宴會上。他們是通過鋼琴認識的,壹見鐘情。

西漢著名詞人司馬相如,受友人之邀到梁國,常與的文學侍從鄒楊、梅成同行,並為寫了壹篇《子虛賦》。所以他的輝煌名聲堪比另壹個司馬家。相傳漢武帝時的文人若司馬遷,曾贈墨若司馬相如。

卓文君以前從未見過司馬相如,但他壹直以迷人和浪漫的才華聞名。下面的女仆報告說,司馬相如騎在豪華的風格,他的獎勵非常慷慨。他被成都邀請到林瓊,現在他住在都亭。縣令王績每天都畢恭畢敬地跑到司馬相如的住處,即使他因病拒絕見王績,王績還是壹如既往地恭敬。

王吉的勤奮行為讓林瓊的富人暗暗吃驚,大家都對這位縣長的貴客深感好奇。不是的。就連林瓊首富、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也聽說了這件事,所以他特地準備了壹頓盛宴,邀請司馬相如參加。

宴會如期開始,卓王孫邀請的客人陸續到來。不久,王吉也到了,但司馬相如卻始終沒有露面。不料,他們等了大半天,只聽聽差報告說司馬相如病了,不能來了。聽了這話,王吉決定親自去門口邀請司馬相如。不得已,相如只好出去吃飯。

司馬相如來晚了,他壹出現,數百名客人就坐,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傾身——這個司馬相如太帥了!畢竟司馬遷曾經親口承認,司馬相如是“雍容華貴(非常漂亮)”。躲在窗簾後面的卓文君自然看到了。

▲《秋鳳黃》卓文君劇照。

卓文君作為蜀中四大才女之壹,擅長詩畫,也有著天生的好相貌。“她眉遠如山,面常似芙蓉,膚滑如脂”(《西京雜記》)。然而,當她看著大家印象中的司馬相如時,卓文君突然有了壹個想法,她覺得自己似乎有點配不上眼前的這個人。

卓文君最近結束了壹段婚姻:她15歲結婚,在林瓊縣引起了轟動,十英裏長的街道上擺滿了喜慶的嗩吶。然而兩年後,丈夫早逝,她因為沒有孩子,獨自回到了娘家。那段短暫的婚姻就像壹場虛幻的夢,真實又虛幻,轉瞬即逝。

幕前的宴席還在繼續,賓客們已經敬酒幾輪了。這時,王績站起來對司馬相如說:“我很久以前就聽說妳擅長父親。不知道妳今天有沒有這個福氣?”司馬相如見他推脫不了,只好答應。

清月的琴聲在空中嘭的壹聲響起,瞬間撥動了後人的心弦。

鳳凰鳳凰鳳凰鳳凰鳳凰鳳凰鳳凰鳳凰鳳凰鳳凰。

當我沒有遇到Xi時,我不知道該怎麽辦。我今天為什麽不去思尚呢?

這個大廳裏有華麗的女士,房間裏的人在毒害我的腸子。

為什麽要做鴛鴦,而且是扶搖直上!

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燃燒,燃燒。

半夜誰認識?

我的翅膀高高飛翔,我的思想讓我悲傷。

——《鳳凰乞求鳳凰》

歌到最後,卓文君掩面而泣。鋼琴裏的求愛是那麽的熾熱直白,讓她無法理解。那壹天,她做了壹個大膽的決定:深夜偷偷溜出家門,和司馬相如私奔,並和他壹起連夜返回成都。

第二天早上,卓王孫發現樓裏空無壹人。他大怒,說:“我不忍心殺壹個女人,因為她太無能了。我不在乎任何錢。”意思是那個不孝的女兒應該已經被殺了,我暫時不忍心饒妳壹命,但是我壹分錢也不會給妳。

結果卓文君跟著他的Mr Right回到成都,卻發現他的家人被“孤立”了。沒有人知道卓文君當時心裏是什麽感受,但卓文君已經沒有退路了。她自己選擇的人,很難輕易讓自己的心停下來。

這個17歲的女人決定典當自己所有的首飾,籌錢在街上開壹家酒店。她打破了女人不許露頭的老規矩,自己賣酒。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為證:“好酒可寄成都老,猶是卓文君。”

當文君在賣酒的時候,司馬相如自己換上了牛鼻褲,和員工們壹起在鬧市清洗酒器。兩個人的生活平淡而真實。

▲成都琴臺路司馬相如卓文君雕塑《鳳凰尋鳳凰》。圖源/圖蟲創意

兩年後,在卓文君的建議下,他們回到林瓊,仍然在市場上開了壹家酒店。

卓王孫壹開始覺得很丟人,就待在家裏。後來他顧及面子,被朋友說服,只好在文君結婚的時候送給她壹百個奴隸,壹百萬元,衣服,被褥和各種財物。於是,文君回到成都,買了田地和房子,成了壹個富有的家庭。他們婚後的日子似乎越來越順利。

公元前65438年,漢武帝劉徹即位。讀了司馬相如的《子胥賦》,大加贊賞,於是召見相如。後來,相如寫了《上》壹文,拜郎,不久又拜中郎將。在長安這個溫柔繁華的國度,司馬相如漸漸忘記了睡在千裏之外的寂寞妻子,打算從茂陵娶壹個少婦為妾。

正在等待丈夫歸來的卓文君聽說後,給她在長安的浮躁的金壹郎發了壹封信:

像山上的雪,像雲間的月亮壹樣明亮。

我聽說妳有兩顆心,所以來和妳分手。

今天就像最後壹次聚會,明天就要分手溝頭了。

我沿著路的邊緣慢慢挪動著腳,過去的生活就像壹條溝裏的水壹樣流著,不歸。

當我決定帶著國王遠走他鄉時,沒有像普通女孩那樣哭泣。

希望同心同德,白頭不離。

竹竿蜷曲,魚尾扭曲。

男人應該重情義,失去了真摯的愛情是沒有金錢可以補償的。

——《白頭歌》

並附書:“春華方靜,五色蘇玲,琴聲猶在禦制,新聲代舊!金水有蜜月期,漢宮有樹,都是新的,天下尷尬之人皆無知!”

然後再寫兩行:“朱仙壞了,鏡子不見了;晨露,芬芳,歇息。白頭歌傷離別;盡量多吃,不要錯過小妾。金水,還有紀!"

卓文君的語氣是那樣的堅決和不甘,憤恨和希望。她愛得清楚而深刻。

司馬相如在長安看完卓文君的信,不禁驚嘆妻子的才華橫溢,各種柔情、苦難等情況壹壹浮現在眼前,讓他羞愧難當,從此再也不提妻子納妾的事。

他們經歷了浪漫的夜跑,煎熬和* * *,在壹起,不願意改變。幸運的是,他們最終在壹起度過了余生。這部經典版的《才子佳人戲》讓世人痛哭流涕,傳唱良久。

▲《秋鳳黃》司馬相如卓文君劇照。

我不去想,卻忘不了那句真摯的話“但願我能壹心壹意,白頭不離我。”不知有多少戀人在舊月前祈禱,又有多少心碎的人在孤墳前無處傾訴?

大文豪蘇軾壹生,曾輕歌曼舞,馳騁京城。他年輕時就出名了。他也有壹個美麗的妻子在他的懷裏,孩子在他的膝蓋周圍,兄弟和睦。壹家人其樂融融,就像壹個人生贏家。

公元1057年春天的科舉考試,讓21歲的蘇軾脫穎而出,差點成為當年的科舉狀元。就連文壇領袖歐陽修也在各種場合對蘇軾進行了激烈的恭維,說波烈,老先生要避開這個人(蘇軾),放手。他還說,三十年後,沒有人會記得他歐陽修,文壇將是蘇軾的天下。

▲蘇軾畫像(1037-1101)。

與蘇軾分享這份喜悅的是他的妻子王符,她比蘇軾小三歲。她是蘇軾家鄉四川眉山附近的壹個姑娘,家住青神。

王福和舊社會大多數普通妻子壹樣,過門後就全身心投入家務。蘇軾讀書的時候,只是坐在那裏做針線活。沒人知道她其實懂書懂禮,在實際事務和興趣愛好上似乎遠勝丈夫。

直到有壹次蘇軾代言,他的後背被卡住了。壹旁的王福悄悄建議了句。這讓蘇軾大吃壹驚,她拿起書本,壹個壹個地質問王符,但她都能壹壹作答。

蘇軾做官後,王符陪他到鳳翔。每次有客人來找蘇軾,她都躲在屏風後面,聽著雙方的對話。客人走後,她會幫老公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交朋友。

她知道丈夫口無遮攔,蘇軾也曾對朋友說過他“做事不忍,心中有事,飯裏有蒼蠅,必吐”,吃過不少苦,所以她希望自己能幫助丈夫在復雜的人性面前少磕絆。蘇軾回憶說,她的大部分觀察和判斷都是事後證實的。

誰能想到,世間的美好大多並不牢固,這幸福的婚姻生活只維持了十年就戛然而止,生死有別。蘇軾的事業蒸蒸日上,王符27歲病逝,留下了不到7歲的兒子蘇邁。

王符死後,蘇軾有很長壹段時間的失落。王福死後十年,他仍然夢見她。她坐在小軒的窗前,對著鏡子梳妝打扮,眉毛還是老樣子,醒來的時候已經不見了。蘇軾傷心欲絕,穿上衣服下了床,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感人悼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以為然,刻骨銘心。千裏之外壹座孤墳,荒涼無處可談。即使相見不相識,也是滿臉塵土,鬢角如霜。

晚上,我突然夢見回家,小軒的窗戶正在裝扮。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斷腸處年年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正月二十夢》

王符去世的第二年,1066,蘇軾的父親蘇洵病逝。朝廷派官船,蘇軾、蘇轍立即辭官,護送蘇洵、王符靈柩回四川眉山老家,葬於祖。

▲紀錄片《蘇東坡》截圖。

服喪期過後,蘇軾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

王閏之是王福的表弟,比王福小八歲。她雖然沒有王福那麽能幹,但是性情比較柔和,容易滿足。但在蘇軾最活躍的幾年裏,她壹直陪在他身邊,撫養著表妹的孤兒和她的兩個兒子,壹直在蘇軾的風風雨雨中與他同甘共苦。

王閏之對東坡有著深厚的感情,壹切似乎都遵從他的意願。

她會為蘇軾做梅州家鄉菜,做他喜歡喝的姜茶。她也知道蘇軾是好酒,只是喝不好,但她從不阻止蘇軾喝酒。如果蘇軾抑郁了,她會說,我給妳弄點酒吧。當蘇軾被任命為山東密州的周知時,他對新的所得稅非常生氣。當他回到家時,他看到他的孩子們抓著他的衣服對他大喊大叫。

他說:“小孩子真笨!”

王閏之說,“妳真笨。整天坐著有什麽好處?好吧,我去給妳拿點酒來。”

蘇軾在壹首詩中寫下。他感到慚愧。他說他的妻子比詩人劉玲的妻子更賢惠。因為劉玲的妻子禁止她的丈夫喝酒。

蘇軾調任密州周知之前,收留了蘇軾錢塘婚姻中的第三個女人王朝雲,當時朝雲才12歲。

據說王閏之同情朝雲的身世。看她家境貧寒,被降為歌舞班,就被贖了出來,收為丫鬟。後來,晁雲隨王閏之侍奉蘇軾,去了黃州。也是在黃州,蘇軾收朝雲為妾,賜其“夏紫”二字,教其讀書識字。

伴隨著躍動和騰雲駕霧,蘇軾從劫後余生的打擊中慢慢恢復了生機和詩歌創作。

他們壹家在黃州生活了四年,期間朝雲為蘇軾生了壹個兒子。蘇軾老了很幸福。他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為蘇盾和小兒,並寫了壹首詩:

每個人收養兒子都想聰明,我被聰明耽誤了壹輩子。

我只希望我的兒子笨笨的,老實的,沒有災難,沒有對大眾的困難。

——蘇軾《洗兒》

可惜世事難料。壹年後,朝廷下令任命蘇軾為汝州應永的副使。蘇軾不敢怠慢,帶著家人踏上征程,壹路辛苦。養子中暑,死在朝雲懷裏。“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終於成了壹句空話。蘇軾難過得寫了兩首詩哭,第二首是關於朝雲的:

我的眼淚還能擦,但日子遠了就忘了。

媽媽哭著想和妳壹起死。

所以衣服還懸著,乳房已經流到床上了。

——摘自蘇軾《去年九月二十七日黃州生娃》。

此後,蘇軾經歷了光復、輝煌、被排擠出北京、再遭貶謫等種種波折。閏已逝,六十多歲的蘇軾壹次次被貶。到了徽州,蘇軾只有朝雲陪伴。最後,連朝雲先於蘇軾去世,年僅34歲。

站在朝雲墓前,蘇軾想起自己做官的時候,壹天飽餐之後,笑著問侍女們,他的大肚子裏裝的是什麽。壹個侍女說“皆文章”,蘇軾不同意。別人說“全是機械”,蘇軾還是覺得不合適。直到晁雲說了壹句“光棍肚不合時宜”,蘇軾才哄堂大笑,大呼“只有晁雲知道我。”

到了那壹天,壹切都過去了。蘇軾生命中的三個女人路過,壹個個走開。他們真的相愛,相知,相守,卻沒有等到* * *老去。轉眼間,他們兩個都死了又活了,想都沒想就刻骨銘心。

▲紀錄片《蘇東坡》截圖。

人比黃花瘦。蘇軾在墓前心碎,就像天空中無伴而飛的大雁,但人的情感遠比這復雜。幾十年後,壹位女詩人也體會到了這種空靈孤獨的影子的悲哀。

歷代第壹才女李清照的誕生,撐起了壹個時代的風流往事。她和趙明誠的愛情讓人羨慕,也讓人嘆息不已。

她出生於壹個士大夫家庭,藏書豐富。她的父親李,是蘇門“後四學士”之壹,她的母親王,也是壹個貴族家庭,擅長詩歌。她從小受父母鼓勵,學習詩歌,走上了壹條光明而孤獨的文學之路。

李清照的第壹個終身鐵桿粉絲是她的丈夫趙明誠。

兩人的緣分,始於壹次不經意的回眸。

蕩上秋千,懶得搓嬌嫩的手。在她身旁,薄薄的德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胸前的汗漬滲透著薄薄的綢袍。

突然,來了壹位客人,她絕望極了,她沒有穿鞋,只穿著襪子走開了,連頭上的金別針也掉了下來。她害羞地跑開了,靠在門上,聞著青梅花的香味。

——李清照《小絳唇,踢秋千》

院子裏的秋千還在蕩,打野的姑娘站在旁邊拍手,單薄的衣衫被汗水濕透。突然看到壹個不速之客,只好躲在閨房裏,心急如焚。但李清照畢竟不同於壹般的女孩子。在回房的瞬間,她回過頭假裝聞到院子裏的青梅,偷偷斜眼看幾個客人的樣子。

“童年”也暗示著來人是她“青梅竹馬”的未來丈夫。

趙明誠比李清照大三歲,是汴京的學生。那壹天過後不久,他就和李清照結婚了,李清照才18歲。婚後兩人意外三觀壹致,情趣相投,堪稱神仙眷侶。

趙明誠是個收藏家,愛好金石學和書法。在他的帶領下,李清照和李清照都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收藏家和鑒定家。

有空的時候,他們會坐在返校班裏,沏茶,然後指著古籍的堆積,互相請教壹個典故。率先猜中的人可以先喝茶。李清照自然是知識淵博,背得滾瓜爛熟。她常常是第壹個猜,壹猜就舉杯大笑,把茶全灑在懷裏,卻壹口也喝不下。

當時兩個人都覺得,以後的人生應該是這樣的。

▲李清照畫像(1084-1156)。

他們幾乎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購買石制文物和古董字畫上。為了支持趙明誠的收藏事業,李清照甚至拋棄了女性應有的裝飾品。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稱之為“吃重肉,衣服要重新挑選,首無珍珠玉飾,沒有空間的黃金刺繡”,過著貧窮和簡單的日常生活。

有壹次,有人拿著南唐畫家徐希的壹幅牡丹圖,要20個萬文。夫妻倆見了大喜,在家住了兩夜,撫弄著。但是,因為實在拿不出這麽多錢,只好忍痛還給了別人。事後,“夫妻倆對視了幾天。”

趙明誠反過來支持李清照寫詩,無意中成了妻子詩詞的“推銷員”。

重陽節,趙明誠外出做官,未歸。李清照寫了壹首《醉花吟》送給丈夫,表達思念之情:

霧靄彌漫雲濃,日子在愁苦中度過,卡普爾在香爐的鳥中。節亦重陽,玉枕紗廚夜半涼。

東籬飲酒至黃昏後,淡淡的黃菊香溢滿雙袖。墨濤不忘我,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長恨歌》

趙明誠看了之後,對妻子的文采印象深刻。但他好勝心很強,於是閉門三天,廢寢忘食,寫了50個字,把妻子的詩藏在自己的中間。然後找了幾個朋友評價。讀完所有的朋友,劉德富說:

“只有三個優秀的句子。”

趙明誠連忙問了哪三句。

劉德富指出後,趙明誠不禁感到啞口無言。原來是他老婆的“墨濤不迷人,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從此,趙明誠更加佩服妻子的才華,李清照的詩詞也開始在文人中流傳。

作為史上第壹才女的老公,趙明誠真的壓力很大。

▲李清照雕像。圖片來源/圖片網

如果說李清照的前半生有苦,那麽後半生只能是苦中作樂。

靖康之變後,國家的噩夢開始了,李清照的噩夢也來了。

1129,趙明誠在去湖州周知的路上病死了。46歲的李清照永遠失去了愛情,帶著壹批稀世文物,獨自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流浪。

找來找去,又孤獨又難過。乍暖還寒的時候,最難停止呼吸。三杯兩盞酒,妳怎麽打得過他?來晚了很急!郭艷很難過,但這是壹個老熟人。

黃花堆得滿地都是,枯槁殘損。現在誰能挑他們?看著窗外,怎麽能壹個人黑!梧桐更是毛毛雨,黃昏滴水。這壹次,多麽悲傷的壹句話!

——李清照《慢聲尋》

從此,天空中有大雁經過,但另壹端卻沒有接收者。

李清照自稱“易安居士”,但縱觀她後來的生活,她是躁動不安的,大概也只有前半生的那些美好時光能讓她微微皺眉。

▲李清照的詞。圖片來源/圖片網

乾隆年間,蘇州文人沈復以深情坦誠的筆調記錄了他與妻子的愛情故事,並集成了壹篇頗有影響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使後世讀者認識了“中國文學最可愛的女人之壹”(林語堂語)——他的妻子陳雲。

陳雲是沈父的表妹,比沈父大十個月。因為對陳雲的才華的仰慕,沈父決定不娶她。沈復,出身名門,住在蘇州滄浪亭。他壹生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只靠賣畫為生。

婚後,他們彈著豎琴,和諧地歌唱,平靜的歲月就這樣結束了。

沈復直爽豪放。她經常帶陳雲出去觀光,在滄浪亭聽風賞月,甚至教她穿上自己的衣服,打扮成男人去廟會。

晚上刮起了風,沈繼續為陳雲穿衣服。當她看到陳雲努力工作時,她經常整理她的袖子。看到她出汗,趕緊遞過來壹條汗巾或者蒲扇。陳雲總是像個迂腐的儒生壹樣“得罪”了很久,但這個“禮”被沈復制止了。

▲沈復和陳雲的畫像。

沈復平生最討厭吃腐乳和燉冬瓜,但陳雲卻很喜歡,於是沈復跟她開玩笑說:“狗沒有胃,卻喜歡吃糞便,因為它們不知道什麽是又臟又臭;蜣螂變成蟬是因為它們想練習高飛。妳吃這些臭東西是狗還是蟬?”

陳雲聽了也沒生氣。他就事論事地回答他:“腐乳的好處是便宜,粥也行。小時候經常吃。如今嫁到婆家就像屎殼郎變蟬,被認為是飛升了,尊貴了。我依然熱愛這個,因為我不敢忘記自己最初的出身;至於鹵瓜的味道,我真的是在這裏結的婚,第壹次嘗到。”

沈復在陳雲的影響下,居然開始愛上吃腌瓜和腐乳,覺得這兩樣東西的味道突然變得莫名其妙的好吃。陳雲告訴他:“這就像愛情之鐘,雖然很醜。”

他們不僅沒有互相嫌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感情越來越親密。

有壹年七夕,陳雲準備了壹些香燭和水果,沈復和她壹起祭拜《我取軒》中的織女。沈復虔誠地許願後,神奇地取出了之前被封印的兩枚印章,取了陽中的印章,交給了陰中的陳雲。陳雲壹看,上面刻著八個大字:願我們永遠是夫妻。從此,兩人往來的書信,都要蓋這八個字。

甚至兩人約定,如果有來生,沈富做女人,陳雲做男人,以彌補今生的限制。

但後來因為家族內部爭奪財產,反派挑動是非,以至於陳雲逐漸被公婆冷落,甚至被逐出家門。但與很多現代家庭婆媳劇的戲份不同,沈父始終站在陳雲壹邊,竭力維護這個世界,困難之間的感情加深。

不幸的是,家庭的這些變故讓陳雲病倒了,他的血液病爆發了。他病得很厲害,藥也沒用。臨死的時候,他只對自己說:“知己如君子,得丈夫,此生無憾。”

▲沈復繪水繪園舊址圖。

陳雲死後,沈復在《浮生六記》中為妻子的死深深自責。他說妻子雖然是女人,但有男人的胸懷,有男人的才華,有男人的知識。自從和他結婚後,他沒有壹技之長,整天為溫飽奔波,壹直沒錢。不過陳雲能仔細觀察,並不介意。最後,我在病床上徘徊,怨恨而死。這是誰造成的?他想,可能他失去了妻子和最好的朋友。

最後,沈復苦澀地告誡後世的夫妻,雖然彼此之間不應該有仇,但也不應該太過親熱,因為,啊,他覺得:“恩愛夫妻並沒有結束。”

他們是那麽的深情,似乎就像李白說的“活出夢想,就壹定幸福。”人生短暫,妳卻只想壹個知己,壹顆心。

參考資料:

1.[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2.錢於之:《與卓文君的愛情原型及現代判斷——與王立群先生商榷》,《文史雜誌》2008年第1期。

3.王立群:歷史建構與文學闡釋——以此為中心》,《文學評論》第6期,2011。

4.楊與:蘇東坡,紀錄片,2017。

5.林語堂:《蘇東坡傳》(紀念珍藏版),湖南文藝出版社,2016。

6.[宋]李清照:《李清照集註》,《許培軍筆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陳祖美:《李清照述評》,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8.[清]沈復,張嘉瑋譯:《浮生六記》,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