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人類思想史上裏程碑式的著作之壹。作為第壹部科學論述政治經濟學原理的著作,它是後來所有經濟學思想的源頭。斯密關於資本積累、增長、長期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的觀點仍然影響著當代經濟學。
2.《資本論》
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是理解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社會和階級沖突理論的裏程碑式的著作。這本書尖銳地批判了私有制及其社會關系。馬克思在英國的生活形成了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刻理解和新觀點。他認為資本主義會不斷產生財富和福利的分化,並預言資本主義將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生產方式相同的所有制。《資本論》壹出版,很快受到社會主義政黨領導人的青睞,尤其是在俄羅斯和德國,並最終風靡全球,進而成為“工人階級的指南”(恩格斯語)。
3.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他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這本書影響很大,爭議也很大。時至今日,關於通論的爭論並沒有停止。《通論》中的“有效需求理論”和“動物精神”仍然是最重要的內容。詳見凱恩斯《復活》——幻想版,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壹個自由社會主義者。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