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神話中的四大天王是誰?

神話中的四大天王是誰?

四大天王誕生在古印度著名的須彌山畔,那裏矗立著壹座犍陀羅山。這座山有四座山峰,名為須彌四寶,高336萬裏。“文房四寶東有金,西有銀,南有琉璃,北有馬堯。四天王各住壹山。”四大天王各守天下,說徐覓山四面環山;東有深州,南有占部(中國在此州),西有賀州,北有瀘州。所以四大天王也被稱為“護世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壹個兒子,協助四大天王守護十個方面的空間。即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據記載,四大天王各有八位將軍協助管理各自的山川、森林和地方小神。韋陀是將軍中的第壹位,因其對家人的特殊保護而受到僧侶和尼姑的高度尊重。

四大天王的名字是:

東方之王,人稱多羅,壹身白衣,身穿鎧甲,手持琵琶。國主鎮守東方,相傳能護地,故稱東。

方是壹國之君。“多蘿西”是梵文音譯,“持國”是慈悲護眾生的意思。他住在須彌山,是主樂神,所以手握琵琶,說明他想以音樂皈依眾生。

南方的增長王,名叫畢,全身青紫,身穿鎧甲,手持寶劍。他住在劉力港的須彌山。梵語“皮劉力”

音譯,意為“成長”,據說可以帶領茶、薜荔等鴿子保衛南方浮島。可向眾生傳道,增善根,護持佛法。

西方的國王,名字叫匹留伯叉,壹身白衣,身披鎧甲,手中裹著壹條龍。“皮柳波叉”是梵文音譯,意為“大眼睛”。他能隨時以清晰的眼光觀察世界,保護人民。他住在徐覓山的白雲裏,是龍的首領。所以他用手纏住了易龍,也叫紅繩。他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就用紅繩抓住他,讓他皈依佛教。

4.北方所知的天王,壹身綠色,身穿鎧甲,右手持寶傘(也稱寶),左手持神鼠——銀鼠。“毗濕奴”是梵文音譯,意為“多聽”。“聞多了”比喻幸福和美德,四面八方都聽到。他居住在山川繁盛的須彌,手持寶傘降伏妖魔,守護眾生財產。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的是毗濕奴,北方最有名的天王。據說他和幸運女神是夫妻(兄妹)。在古印度,他是壹位佛教大師,他賜福保護財富和善良的神,每個人都給國王錢。在印度古代神話中,他既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大財神”,所以在四大天王中追隨者最多。中國敦煌壁畫中的毗濕奴畫像:畫他漂洋過海傳教時,金銀財寶往往散落壹地。

在《中國廟》中,四大天王不僅被徹底漢化,還被裝扮成中國古代的虎將,並賦予了四神中國化的含義。《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受太上元之命,加封四兄弟,曰:“今特委任為四天王,輔佐西方教規,護國利民,掌管風調雨順,永不棄職。,大概就是靠這個詔書,古印度佛教護國公變成了中國護國公。

據郝《通俗篇》記載,寺內四大金剛各持壹物,俗稱“風調雨順”;劍執者,風也;持琵琶者,也調;打傘人,雨也;持龍者,圓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平安繁榮。而四大天王的雕像,被造物主塑造成兇悍有力的形象,表現了佛教護國公的莊嚴肅穆,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