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1.古代文學中的人生觀

1.古代文學中的人生觀

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上的貢獻是應該肯定的,比如崇尚民族氣節,‘三省壹己’,‘天無絕人之路’等等,但也不能否認它有先天的弱點。比如制度上沒有權力制約,沒有法治精神,個人獨斷專行;它還壓制經濟自由,輕視效率;三綱五常等等。因此,我們應該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的精神和態度。1.符合社會要求,積極向上,有利於提高自身道德文化水平的,可以借鑒和發揚。2.迂腐落後的,不利於我們學習進步的,必須改革,必須拋棄。我們不僅要對傳統文化表示合理的尊重,而且要認真對待和研究它。同時,也要警惕其中腐朽的東西,以及今天容易被用來偽裝的東西。也許這就是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應該采取的態度。每個地方也有地方和民族特色。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總的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個特點:1,以及“天地為生命之本”的農業文化特點。千百年來,人們在“黃土地”上生活和工作,把土地視為自己的命根子。在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漫長歲月中,炎黃子孫養成了腳踏實地、真誠待人的品格。土地觀念是農耕文化的核心。所以中國古代每個村子都有土地廟,要供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去天壇和地壇拜天地,象征性地犁地,祈求風調雨順、國家繁榮和安全。春耕夏收冬藏的規律,要求人們凡事腳踏實地,不逆農時,循序漸進,但也不能好高騖遠,脫離實際。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實用文化的特征。比如科技方面,最突出的是軍事、農業、醫學、藝術四大實用文化;在人文方面,講究倫理和日用,不求來世和天道;在思維方式上,強調“經世致用”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農耕文化以人際關系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為理想目標。孔子的哥哥有壹個兒子說:“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說:“和者,成天下之道。”在民族關系方面,我們的祖先壹直倡導文明教育,主張“各民族和睦相處”,形成了民族團結、國家統壹的傳統。小農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市場需要,而是為了自給自足。為了保證這種簡單再生產的順利進行,需要的是社會秩序的穩定。所以強調個人必須服從社會和群體的利益,否定個人的獨立意識,把個人融進群體。農業社會靠天吃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不強調其對立的壹面,而強調其同壹的壹面。所謂“天人合壹”,就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小農生產追求的是滿足自身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不是商業利潤的交換價值。於是,“平均”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儒家說“不患貧而患不均”,墨家說“相親相愛”、“相得益彰”,都符合小農的“平均”思想。再加上小農生產小而窄,生產工藝簡單,生產秩序穩定,所以人們往往處於壹種自我滿足的狀態,缺乏開拓精神和競爭意識。2.“祖先是人類的基礎”是血緣關系的倫理特征。原始人、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會都是在血緣基礎上形成的。尊祖孝道、祖祖輩輩傳承、延年益壽的“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治的核心理念。夏商周的宗法制度脫胎於氏族社會的血緣關系。紂王自稱天子。他不僅是政治領袖,也是世界領袖。他的長子繼承了王位,他的兄弟們被封為王子或名醫。宗法制度不僅適用於同姓貴族,也適用於周代分封的異姓貴族。同姓貴族是兄弟叔伯,異姓貴族是侄子叔伯。無論是同姓貴族還是異姓貴族,都被血緣聯系在壹起,成為壹張堅韌的巨網。孔子那麽重視孝道,主要是用血緣關系來維護傳統社會的禮法統治。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根據其“陰不如陽”的神學理論,提出了“三樞機”:“君、臣、父子、夫妻之義,皆采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陽為主,陰為從。所以君主、父子、夫婦都變成了統治和服從的關系。“王道三綱可從天求”。這樣,“君為臣,父為子,夫為妻”的統治與服從關系就被說成是上天的安排,神聖不可侵犯。“三綱”是壹種“身份定位”,“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在“身份定位”條件下用來調整各種人際關系的永恒道德規範。總的來說,“三綱五常”是孔子“君君、臣、父、子”學說和“禮治”思想的發展。因此,後人統稱其為“儒家經典”。本質上是中國傳統社會禮治的總綱領。中國封建社會的人際關系,用“五關系”兩個公式來概括就是:我天、地、君、親、師、臣、父、子、夫、兄、友。前者是五關系的標準,後者是五關系的提升。《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是政治關系,是君臣關系。郭濤為什麽要結拜兄弟?因為只有建立起這樣的親屬關系和兄弟關系,才能找到比他們的政治關系更可靠的紐帶。在封建時代,中國有兩個最高的價值觀,壹個是忠,壹個是孝。忠誠是壹個政治概念,自願服從和追隨被稱為忠誠。孝順也叫孝,就是模仿,跟隨、服從父母的子女叫孝。忠孝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