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董祺·俞曄的說法,橄欖也被稱為“勸誡果”、“忠誠果”和“綠色果”。因為第壹次吃橄欖的時候會覺得苦,但是放在嘴裏久了就會覺得回味甘甜,就像“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壹樣。在古代它是壹種珍貴的水果。據《南方草木》,(此果)武氏是進貢給關大臣的。
中醫認為橄欖味甘酸,入脾、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多痰。《本草綱目》記載其能“生津止渴,治咽喉腫痛,嚼咽生津,解除壹切魚蟹之毒”。
擴展數據
橄欖營養豐富。它的果肉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和礦物質,如鈣、磷和鐵。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是梨和桃的5倍。而且含鈣量高,容易被人體吸收,特別適合婦女兒童食用。
冬春兩季,每天嚼兩三顆新鮮橄欖,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間有“冬春橄欖爭人參”的美譽。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橄欖果實中還含有東莨菪內酯、東莨菪內酯、(e)-3,3-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沒食子酸、沒食子酸、短葉蘇木酚、金絲桃苷及壹些三萜類、揮發油和黃酮類化合物。
百度百科-橄欖(O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