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人民流傳了幾千年的“阿智古洞”故事,講的是壹只名叫阿智的神鵝。根據這個故事,彜族人民有壹首史詩“古嘎阿智”通過鵝來表達他們的感情。大雁飛在空中,思念卻落在心裏。它穿過故鄉,帶來故鄉的消息,觸動心弦,如絲、縷、山風。
擴展數據:
彜族自稱人數眾多,因地而異,有“蘇諾”、“米砂”、“羅羅”、“撒尼”、“阿希”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采用“彜”作為全國統壹的名稱。
它的祖先早在遠古時代就在滇池和杜瓊(今四川西昌東南)繁衍生息。其中壹支以昆明為名,在今雲南洱海周邊從事農牧業,8世紀前後建立南詔奴隸政權。
彜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有六種方言。彜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文字。每壹個字形代表壹個意思,文字總數超過壹萬種,其中常見的有壹千多種,形成於13世紀。1957采用彜語標準化方案,確定了819個標準化彜文,並開始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