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螻蛄的性趣和經絡:古籍全集

螻蛄的性趣和經絡:古籍全集

中藥螻蛄:

說明:傅、田蜜、壹米、仙姑、十木、五木、土狗。

氣味:鹹,寒,無毒。

適應癥:1。水腫(腹部脹滿、氣短、不能平臥)。用螻蛄五枚,焙成粉末,飯前用開水沖服壹元,使小便通暢,甘遂末加壹元,商陸汁壹勺,忌鹽百日。另壹面:不方便的話,用痣切下來烤壹下,半塊錢水加磁帶走。另壹個方子:用螻蛄壹只,葡萄心七顆,搗碎,暴曬壹夜,曬幹,碾成粉末,用酒送服。另壹個方子:夏季在陰涼處采集蟋蟀,分成部分、腹部、尾部,烘烤後儲藏,治療上半身水腫,頭尾七用;以腹末七治身中部水腫;治下半身水腫,飯前吃尾末七丸,用酒送服。

2、腹部水腫。用蟋蟀加熱,壹天吃十個。另壹個藥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黃研磨成末。取七只螻蛄,加入搗碎的蔥,在新的瓷磚上烤,去掉翅和腳,各切成兩半。待左側水腫消失,將蟲體左側七片焙幹,加入上述藥粉,天亮時,將竹葉、蘆筍煎出,刺激服用。三天後,拍照。

此法取蠕蟲右側七片。

3、鼻水(頭面部乳房腫脹較重)。用鼴鼠。輕粉分成兩半,研磨成末。每次取的少,放入鼻內,以黃水為最佳效果。

4、石頭淋著疼。在新瓦上烤七只蟋蟀和兩盎司鹽,把它們磨成粉。每次喝壹勺溫葡萄酒。

5、排便不合理。用七只鼴鼠和七只蜣螂,公的取蟲頭,母的取蟲身,在瓦上焙幹,磨成粉。就著水煮皮和煎汁吃。極其有效。

6、胎衣不下。用壹只螻蛄,在水裏煮20次,倒入。

7.牙痛。用壹只螻蛄,用舊壞包好,用濕紙包好,文火煨,去壞,研末,敷患處。

別名拉拉比,土狗

生長於非洲蟋蟀總科或蟋蟀總科。夏秋季捕捉,沸水焯燙,曬幹。

性味鹹涼。有壹點毒。膀胱經、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要是利尿消腫。用於水腫、腹水、排尿困難等。

用法用量:3 ~ 5粒,焙幹研末,黃酒或溫水送服。

註意體質虛弱和孕婦禁忌。

註(1)用於腹部水腫、排尿困難等實癥,可與大戟、芫花等配伍。若用於治療尿失禁,可用螻蛄焙幹,趁熱磨碎,用黃酒或開水沖服。

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