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漢服設計中蘊含的中國文化

漢服設計中蘊含的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的漢服設計。

五行五色~陰陽五行

中國古代對自然的崇拜,確立了陰陽五行思想。“五行”學說滲透在天文、地理、社會等人類活動中,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是中國古代哲學體系的典型代表。

陰陽五行思想引發了天、地、神、人、器等物質的對應,產生了“五行色”,簡稱“五色”:綠色對應木,代表東方;紅色對應火,代表南方;黃色對應土壤,是大地的象征;白色對應金色,代表西方;黑色對應水,代表北方。

漢服的色彩與自然的變化相協調。早在西漢時期,帝王就采用四季的顏色,形成“四季服”。東漢時期,仿五行思想改為“五次”,對應五行的五種顏色,即春綠、夏紅、夏黃、秋白、冬黑。漢服沿襲五行五色制,壹直沿用到清朝。體現了中華民族順應天道,師法自然,從而達到“天工”與“人工”合壹的境界。

平面結構~自然禮儀

漢服采用平面結構,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作為服裝輪廓。

平面剪裁,寬大的造型,使穿著者感覺不到壓迫和束縛,在人與衣服之間形成壹個舒適的空間,體現了中國崇尚大氣寬大的傳統觀念,含蓄自然的審美模式和虛實結合的觀念。

漢服平面裁剪的壹個特點就是采用完整的面料裁剪方式。

禮儀自然,盡量減少對面料的浪費和損壞,盡可能保持面料的完整性。它繼承了中國戒奢儉用的傳統觀念。“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淡泊以誌,靜以無為。”

中國傳統的“節儉養德,自然禮法”的觀念在漢服的平面結構中得到了延續。

繩結~中和之美

中國古代的衣服沒有扣子,經常用繩子來固定衣服。

漢服的繩子兼顧了固定和裝飾的作用,從而使漢服更加美觀。漢服之繩,是中華民族的“中和之美”,壹直是中國傳統的理想追求。

“中和”要求各要素和諧統壹,具有剛柔並濟、力度適中、各要素協調統壹的特點,含蓄、淡雅、寧靜。

漢服的蕾絲采用與衣片相同的面料,在固定衣身的同時,使整件服裝統壹而富於變化,完美詮釋了“中和”的含義。

外衣下~天地陰陽

漢服的結構是基於“裙下有衣”的原則。

外衣之下,即衣服分上下兩部分,這是漢服中最古老且壹直實行的服裝制度。

我們經常看到的那種看似上下相連實現“深被”的“深衣”,其實是分上下兩片的。

漢服的大衣、裙子,都是效仿天地陰陽的。古人認為,上天入地,太陽升起又落下,衣服優於衣服。所以,作為社會秩序的象征,外衣下的衣服組合就成了天人合壹的完美組合。

圓袖領-圓形位置

中國古代的人們普遍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漢服的袖子,又稱“梅”,在整個世界民族服飾史上獨樹壹幟。袖子,其實都是圓的,在圓的地方代表天。

漢服的領子特點是“跨右領”,即裙子向右蓋,深外套的領子呈字母Y形交叉,形成的直角寓意正宗方正,這也與中國“尊右”的傳統思想密不可分。

《孟子·離婁上》說:“不循規矩,不成方圓。”古人賦予漢服圓地方的含義,就是讓每壹個穿漢服的人永遠記住,做人是需要規矩的。從治國到做人,我們需要尊重他人,約束自己,這是古人每天穿的衣服對自己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