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建國時期北京的四大名醫是誰?

建國時期北京的四大名醫是誰?

、石金模、、王。

蕭龍友(1870-1960)本名方駿,字龍遊,別號翁。解放後改為永翁。年輕人讀經史,向清朝進貢,後來學醫成功。他們擅長治療疲勞引起的雜病,在治療上主張四診並參。贊《傷寒論》,重視七情內傷,醫並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北平建立了孔伯華和北京國立醫學院,以推廣中醫和培養中醫人才。還有石金模、和王。被譽為北京“四大名醫”,歷任衛生部中醫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第壹、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石金墨(1881—1969),原名石,浙江蕭山人。中醫臨床醫生和教育家。致力於中醫的發展。提倡中西醫結合,培養了很多中醫人才。長期從事中醫臨床,治愈多種疑難重癥,創制多種中藥新藥,捐贈方劑700方。為中醫藥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孔伯華(1885—1955),又名孔繁迪。他的祖籍是山東曲阜,是孔子的後代,從自己的傳記中學習。早年在北京外城關醫院任醫官。1929當選全國醫學組織聯合會臨時主席,率請願團到南京,迫使國民黨政府收回“禁中醫”的授權。後來,他與蕭龍友共同創辦了北京中醫學院,並任院長。建國後,任衛生部顧問、中華醫學會中西醫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是第二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會委員。學術上主張病必求本,臨床治療重視濕熱。以善治溫病而聞名,善用石膏而被醫林所推崇。著有《石翟逸話》和《傳染病八種證治》。有孔伯華醫學收藏。

王(1884-1949),本名,江蘇蘇州人,吳門世家。他是吳中的名醫。風華正茂的他來到北京,吊了五十年鍋,在北京小有名氣。壹生熱心於中醫藥教育事業,努力推動後學。1938年任中國醫藥專業協會會長,籌辦《北京醫藥月刊》。1942年在北京創辦了國醫堂工場,為中醫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學術上擅長時令病、胃腸病,對濕熱病也有多種解釋。主要著作有《中醫病理學》和《路博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