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四部偉大古典小說的作者

四部偉大古典小說的作者

中國四大古典小說是《三國演義》中的羅貫中,《水滸傳》中的施耐庵,《西遊記》中的吳承恩和《紅樓夢》中的曹雪芹。

歐洲四大古典小說是荷馬史詩中的荷馬,神曲中的但丁,哈姆雷特中的莎士比亞和浮士德中的歌德。

馬克·吐溫的四部偉大的經典小說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腐化哈德萊堡的人》和《頓悟》。

金庸四大古典小說

八條龍,笑傲江湖和鹿山公爵的射雕英雄傳

古龍四大經典小說

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七劍

在古龍中期,四大古典小說的絕世雙驕,《武林外傳》,《大旗英雄傳》和《浣花洗劍錄》。

四大經典小說,梁羽生

俠影的故事,雲海中的玉弓緣,女帝與七劍下天山的傳說

吳承恩之旅

經典《西遊記》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古典小說之壹。是壹部優秀的鬼小說,是大眾創作和文人創作的結合。小說以七個“大鬧天宮”的故事開頭,將孫悟空的形象放在全書的首位。第八到第十二,我寫了如來、觀音出家、鄭偉降龍、唐僧誕生的故事,解釋經文的由來。從十三日到本書結尾,講述了仙界仙石所生的猴子拜倒在菩提門,取名孫悟空的故事。他苦練成咒,卻因醉酒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觀音告訴孫悟空自救之道:他要跟隨唐三藏西天取經,成為他的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他就會得救。孫悟空跟著唐三藏上路,途中遇到妖怪。他們和八戒、沙僧壹起踏上了向西方經典取經的艱苦征程。

他的作品寫於明朝中期,當時社會經濟繁榮,但政治日益惡化,人民生活艱難。作者通過故事批判了這種不合理的現象。這部作品* * *壹百遍,六十多萬字。分為標題,每壹個標題都以整齊的雙重方式呈現。故事講述了唐三藏及其弟子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歷經九九八十壹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

作者之謎

這是幾百年來的歷史懸案。20世紀20年代,胡適、魯迅從清代學者那裏論證《西遊記》是淮安嘉靖中年貢生吳承恩所作。但從目前能看到的各種版本的西遊記來看,沒有壹部是吳承恩署名寫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了《談吳承恩——揭秘《西遊記》作者問題》(沈承慶著)壹書,提出《西遊記》作者不是吳承恩,而是明嘉靖年間的“清詞宰相”李春芳。考證的思路是從《世德堂大篆西遊記》開頭的華陽師專“角”字入手,比較楊誌《西遊記》與朱的《釋鄂傳》增刪改故事的變化發展,論證小說的寫作過程,理順這三個版本的出版順序,把其中所體現的佛、道、儒三家思想結合起來。

吳承恩有詩《贈李石山麓太史》,而山麓的石頭就是李春芳的名字。李,江蘇興化人,嘉靖年間狀元。他因寫得壹手好《清詞》而被提升為宰輔。小時候在江蘇華陽洞讀書,所以外號“華陽洞大師”。他被任命為總校的永樂大典。《西遊記》第九十五回有壹句詩:“五彩芬芳,壹座荒山突然香了;虹流千年清河海,電繞長春西遊唐。花草樹木雍容華貴,野花滋潤芬芳。古代長輩留下遺物,現在我為明君掉了聚寶堂而高興。”沈承青發現,這首詩的第四、五、六、七句暗含“李春芳故人留守”,卷首“華陽東田師專”意為“編撰西遊記”。

民間有個傳說,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洵晚年寂寞,兒子蘇軾寫了壹些奇書解悶。他在《西遊記》中寫了壹些故事片段和人物來歷,但畢竟是為了娛樂,他的書並沒有寫完全,是後來吳承恩流傳和補充的。可以說《西遊記》中有大量的宗教知識。蘇軾是壹個佛教徒,他還有他的朋友佛印和尚。再加上蘇軾是壹個文化修養很豐富的文學天才,所以這本書是這個作家寫的也就不足為奇了。

胡適、魯迅依據明日即將出版的《淮安府誌》,宣稱吳承恩是《西遊記》的作者。記載記載吳承恩是《西遊記》,但沒有說明為什麽要出版這樣的書。清代鹹豐再版《淮安縣誌》,刪此文。

1983結尾,張先生在《西遊記是不是吳承恩寫的》壹文中指出,從《西遊記》問世到上世紀20年代的300多年間,各類出版物或由朱主編,或僅由華陽主編而無作者姓名,或由丘處機撰寫,無壹承認吳承恩的著作權。胡適在1921的《西遊記》序言中也說這部作品是“明中葉以後壹個不知名的小說家所作”。後來魯迅先生辯稱,吳承恩說胡適拿到了魯迅抄的材料,《西遊記考證》也持這種意見。但是仔細看看他們的考證,是基於兩個間接材料,只有壹個直接材料。

三國演義羅貫中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山西太原人,山西祁縣人。壹個是山西省清徐縣;壹說錢塘(今浙江杭州)或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羅貫中生平作品豐富,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會》、《忠孝連載諫》、《張三平哭無對證》;小說如《隋唐演義》、《唐五代演義》、《三隋魔傳》、《粉妝府》,據說施耐庵合著了《水滸傳》和他的代表作《三國演義》。

羅貫中出生於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作為壹個與“崇尚卓越”和“妓女藝術”聯系在壹起的戲曲評話作家,他在當時的勾欄瓦舍被視為壹個下等人,正史根本不可能為他寫經典。唯壹能看到的是朝賈編的壹本小冊子《鬼錄續編》,上面寫著:“羅貫中,太原人,散於湖海。與人孤獨,樂府暗語,極新鮮。忘了和余做朋友,多次吃虧,天各壹方。這只是會議復會的開始。60多年沒來了,但我不知道它會在哪裏結束。"

但從羅貫中的代表作《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的淵博才華得到了體現。他精通軍事科學、心理學、足智多謀、公共關系和人才...沒有超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他怎麽可能成為這樣的多面手?他主張民族團結,熱愛中華民族,弘揚民族傳統美德,痛恨奸詐邪惡。在殘唐五代的歷史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到羅貫中依戀故土、緬懷英雄、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他動情地寫道:兩岸西風起白楊,欽州孝真傷身。晉中花草埋沒幽徑,唐國山河圍夕陽。鴉谷毀巢孤,並州塵路總淒涼。詩成了無盡的傷口,曾經心碎。

紅樓夢曹雪芹

20世紀初,“誰是《紅樓夢》的原作者”的問題曾在中國學術界引起壹場爭論,這場爭論壹直持續到今天。但是大多數學者都知道《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

曹雪芹,中國清代大文學家,名湛(與湛同音),字,名雪芹,祖籍河北(遼寧鐵嶺,遼寧遼陽)。他出生於171763年左右。曹雪芹在榮華富貴中長大。它的前身是漢族,後來是滿清正白旗(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因為隨清軍入關立功,獲得了官職。曹雪芹的曾祖父曹Xi、祖父曹寅、父母的曹清和曹福先後擔任江寧織工60余年,受到康熙皇帝的高度寵信。所以曹家在當時就成了“百年世家”。康熙六次南征,其中四次是由曹寅率領的,織女星就是他的宮殿。《紅樓夢》中提到的江南甄氏家族“獨坐車夫四次”就是這個人情。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曹家遭受多次打擊,被革職下獄,家產被沒收,舉家回京。從那以後,他的家道就壹直在走下坡路。這壹轉折,讓曹雪芹深刻感受到世態炎涼,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封建社會制度的本質。從此,他生活清貧,但善於寫作,鍥而不舍地致力於小說《紅樓夢》的寫作和修改。他讀了十年,增刪五次,寫出了這部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高峰的文學巨著。《紅樓夢》以其豐富的內容、曲折的情節、深刻的思想認識和精湛的藝術手法,成為中國古典小說中壹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乾隆二十七年(1762),他的小兒子早逝,曹雪芹陷入過度的悲痛之中。這壹年除夕(1764二月1),因貧病死(關於曹雪芹去世的年份,還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除夕,書未畢,秦含淚而死。我哭出了眼淚,喪葬費是朋友資助的。因為還不清楚,曹雪芹的《紅樓夢》只留前八十回。有人說曹雪芹也寫了後二十八,高廟(乾隆)不讓生,就把曹雪芹寫的後二十八毀了,讓高鶚寫,定位全書壹百二十遍。現存最早的手稿是乾隆徐佳年間(1754),但只有16份不連續的手稿。後來發現了壹批手稿,其中最重要的是甘龍陳賡年(1760)的手稿,現在是78倍。這些手稿都以《石頭記》為題,並有許多署名為“脂硯齋”等人的評論,所以也被稱為“脂批書”,簡稱脂批書。胖書為什麽會出現並流傳至今仍有爭議。

水滸傳施耐庵

作者簡介(1),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生卒年不詳(1296 ~ 1371年,本名嚴端,字子安,號耐安),籍貫興化(今江蘇)白駒場。原籍泰州海陵縣,居蘇州長門外石家巷,後遷居興化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根據流行的宋江起義故事,他寫了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和外國版本的《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和《發生在河邊的故事》。

作者的生活

關於施耐庵生平事跡的材料很少,收集到的壹些記載也頗為矛盾。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江蘇省興化、大豐、等地陸續發現了壹些有關的資料,如施氏族譜、施族譜等。此外,《興化縣誌續》補13載有65,438+0篇施耐庵傳記,補14載有65,440篇明初王道生撰寫的施耐庵墓誌銘。根據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之壹的施治的後裔,晚唐施治的後裔以蘇州為家。他的父親叫袁德,母親是卞氏(卞氏的後代也遷到了江蘇省大豐市)。施耐庵聰明好學,才華橫溢,孝順勇敢。19歲為秀才,28歲為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為秀才。他在錢塘(今浙江杭州)為官三年。因為不滿官場的黑暗,不願意與達官貴人見面,放棄了官職,回到了家鄉。張士誠起兵反元時,石參與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後,史在他的庇護下參與策劃,並與其部將卞關系密切。後來,由於張貪圖享樂,又不聽勸,石對陸淵、劉良、陳濟等大失所望,紛紛出走。在送別陸和劉翔時,他作了壹首套曲《新水盡秋江別》,以表達自己慷慨的哀思。不久,張士誠駕崩,國破家亡。石遊遍天下,漫遊山東、河南等地。他與交好,曾受鄆城縣教,後隨老師住在江陰徐氏家族早期。後來他又回到自己的老白小馬身邊,無法隱居,覺得時局在走下坡路。他以寫《水滸傳》為寄托,和弟子羅貫中壹起寫了《三國演義》和《三穗平遙傳》。他也擅長詩歌,但流傳甚少。除套曲《秋江送別》外,還有其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如顧體詩、劉良詩等。施耐庵躲在淮安躲避明朝征兵,病死,就地安葬,享年75歲。乃安死後幾十年,孫文玉家業興旺,其祖乃安遺骨葬於西羅湖(今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石家橋村),並請王道生撰寫“施耐庵墓誌銘”。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茹《百川錄》載:“忠義水滸100卷。錢塘本。羅貫中編輯。”嘉靖四十五年,郎英在《七稿》中說:“此書為《施耐庵錢塘書》。萬歷年間,胡應麟在《邵氏山房筆集》中指出:“武林中史某編的《水滸》特別流行。“今天,人們壹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但部分地名與施耐庵生卒年不符,有人認為是弟子羅貫中合著或羅貫中續寫。

需要說明的是,施耐庵是元末人,但他所寫的《水滸傳》中有些地名是明朝建立的。深水炸彈索超-劉海龍

(2)、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本名本,字中,山西太原府祁縣人;壹說錢塘(今浙江杭州)或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壹生

羅貫中生平作品豐富,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會》、《忠孝連載諫》、《張三平哭無對證》;小說如《隋唐演義》、《唐五代演義》、《三隋魔傳》、《粉妝府》,據說施耐庵合著了《水滸傳》和他的代表作《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