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300多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包含了豐富的力學、光學、幾何、工程技術以及近代物理和數學基本要素的知識。
這本書的影響
後期墨家邏輯是可以與中國古代邏輯和印度古代邏輯相媲美的科學體系(見《印度邏輯史》),在中國邏輯史和世界邏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自秦漢以來,這壹珍貴遺產長期被忽視。晉代時,陸勝雖有《墨辯》筆記,但只有他的“述”存在。
只是到了近代以後,孫詒讓、梁啟超、張、張、譚等人才開始對墨家邏輯與西方邏輯、印度因明進行比較研究,使墨家邏輯思想重新受到重視,並有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