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拔火罐真的起源於中國嗎?

拔火罐真的起源於中國嗎?

中國醫學典籍中關於“拔罐療法”的記載只能追溯到清朝。

1,中醫界宣揚先秦時期就有“拔罐療法”,實際上只是簡單的“痔瘡切除術”。

2.“拔罐”的歷史在當代中醫界往往追溯到先秦時期,號稱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原因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證》中記載的“角度法”,可以看作是壹種“拔罐療法”。

3.但在《五十二病方》原文中,所謂的“角度法”顯然只是普通的“痔切除術”,與“拔罐療法”無關。

4、“穆痔住口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核,側以小角,如二(熟)米頃,開角以小繩,以刀割之。”

5、痰,即外痔。文章大意是:肛門有外痔,大如棗,小如核。妳可以用動物的角的小口按住需要切掉的部分,等差不多兩鬥米熟了,把角去掉,用小繩子把突出的部分系上,用刀切掉。

中醫宣稱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牛角法”就是“拔罐療法”,但實際上,所謂的“牛角法”不過是簡單的“排膿(毒)術”

當代中醫也認為“拔罐療法”從先秦時期就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究其原因,東晉的“角法”、南北朝的姚方、唐代的《外臺秘方》、宋代的《證本草》、元代的《瑞諸湯》經驗方、明代的《外科學》,都是“拔罐療法”。

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

1,東晉葛洪在《肘急方》中提到:“癰、瘤、石癰、腱結、眥癰不能定於角。人少不如禍。”這裏所謂的“針角”,就是用針穿刺患部,然後用角度抵住,吸出膿血的壹種外科手術。顯然和拔罐療法是完全不同的。

2.除此之外,《肘後備急方》中也明確寫明,以上病癥不能使用“針刺角度”的手法,用了會有麻煩。《姚方》中關於“針角”的文字與《肘急方》中的文字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