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地方性斑疹傷寒簡介

地方性斑疹傷寒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疾病名稱5英文名6地方性斑疹傷寒別名7分類8 ICD數9流行病學9.1傳染源9.2傳播途徑9.3人群易感性9.4流行病學特征110病原學112地方性斑疹傷寒臨床表現12.1潛伏期12.2癥狀與14實驗室檢查14.1血象14.2血清學檢查14.3動物接種15輔助檢查16診斷17鑒別診斷18。治療性斑疹傷寒18.1壹般治療18.2病原體治療18.3對癥治療18.4中醫藥治療19預後20預防地方性斑疹傷寒21相關藥物2 2相關檢查附件:1地方性斑疹傷寒相關藥物1拼音Dì f ā ng ì ng b ā n

2英語參考地方性斑疹傷寒

3概述地方性斑疹傷寒是由軟立克次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由鼠蚤傳播。也被稱為跳蚤傳播或鼠傷寒。潛伏期為1 ~ 2周。臨床表現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但癥狀較輕,病程短,皮疹很少出血,預後良好,死亡率低。

4疾病名稱地方性斑疹傷寒

5英文名稱地方性斑疹傷寒

6 .地方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的別稱;燈盞花素/鼠斑疹傷寒;鼠傷寒;鼠傷寒;跳蚤傳播的斑疹傷寒或鼠傷寒

7傳染病分類內科>:立克次體感染>:斑疹傷寒

皮膚病學>立克次體和衣原體感染疾病>:立克次體疾病

8 ICD A75號公路

流行病學地方性斑疹傷寒分布於世界各地,多在熱帶和亞熱帶,是壹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該病多發生在夏末秋初收獲糧食時,在部分地區可與流行性斑疹傷寒並存。河南、河北、雲南、山東、北京、遼寧等地多有病例。,並且從1982到1984有很多文獻報道。

9.1傳染源地方性斑疹傷寒的主要傳染源是家鼠,壹般通過鼠間蚤間鼠間傳播。大部分老鼠感染後不會死,但鼠蚤只會在老鼠死後離開老鼠,選擇人吸血來感染人。軟立克次體可以在虱子體內生長繁殖,患者也可能是這種疾病的傳染源。

9.2傳播途徑鼠蚤通過吸食病鼠的血液感染,病原體進入鼠蚤的腸道繁殖。鼠蚤叮咬人時,含有病原體的糞便和嘔吐物同時排出。病原體可以通過劃傷、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或者從跳蚤身上逃脫的病原體也可以通過同樣的途徑侵入人體。幹燥的跳蚤糞便中的病原體偶爾會變成氣溶膠,通過呼吸道或結膜感染人。蟎、蜱等節肢動物也可攜帶這種病原體,可能成為疾病的傳播媒介。

9.3人群易感性人群壹般易患此病。感染後可獲得持續免疫,與流行性斑疹傷寒存在交叉免疫。隱性感染率高。在疫區健康人群中,50% ~ 80%能檢測到特異性抗體,在感染和患病後能產生強烈而持久的免疫力,對普氏立克次體感染也有相當的免疫力。據介紹,發病人群以小學生和青壯年居多。據新加坡報道,近年來該病發病率有所上升,多見於20-40歲人群,男性高於女性,印尼人多於馬來人,中國人少於前兩者。

9.4流行特點地方性斑疹傷寒的流行呈散發性,夏秋季多發,多見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西南和華北各省較多。

10病因學地方性斑疹傷寒的病原為軟立克次體,在形態、染色特征、生化反應、培養條件、抗性等方面與普氏立克次體相似,但很少呈長鏈排列。但在實驗動物的病變和抗原性上有所不同。兩者都含有3/4種特異性顆粒抗原和1/4組特異性可溶性抗原。後者耐熱,兩者都有,所以能產生交叉反應。顆粒耐熱不耐受的原理有其特殊性,通過斑貼試驗可以相互區分。蒙氏立克次體在豚鼠體內引起的陰囊反應遠比普氏立克次體明顯,對小鼠和大鼠的致病性也更強。將病原體接種到小鼠腹腔內,可引起腹膜炎和立克次體,各種器官均可發現病原體。

1.雄性豚鼠感染立克次體後,除發熱外,豚鼠陰囊高度腫脹,睪丸明顯腫脹。由於毛立克次體在鞘膜的漿膜細胞中迅速增殖,所以在鞘膜的滲液塗片中可發現大量的毛立克次體,這種現象稱為豚鼠陰囊現象。普氏立克次體僅引起輕微的陰囊反應。

2.感染軟毛立克次體的大鼠可引起發熱或死亡,也可在腦內存活數月,故可用於細菌保存和傳代;而普氏立克次體只在大鼠中引起隱性感染。

3.用這種病原體對小鼠進行腹部接種可導致致命性腹膜炎;普氏立克次體不能。

4.軟毛立克次體和普氏立克次體具有相同的耐熱可溶性抗原,具有群體特異性,因此可以發生交叉免疫反應。它們具有不同的顆粒抗原,可通過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免疫熒光試驗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區別。軟毛立克次體寄生在鼠蚤的腸壁細胞內,不影響鼠蚤的生活;普氏立克次體可以殺死被感染的虱子。

11地方性斑疹傷寒的發病機制與流行性斑疹傷寒基本相似,但血管病變較輕,小血管和毛細血管血栓形成少見。

12地方性斑疹傷寒的臨床表現12.1潛伏期為6 ~ 16天,多為12天。

12.2的癥狀和體征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但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較輕。瘀斑很少見。其特點:

(1)發病較突然,部分患者可出現乏力、食欲不振、頭痛等前驅癥狀達1 ~ 2天。

(2)發熱為遲發或松弛型,最高體溫38 ~ 40℃,伴有明顯頭痛、全身酸痛、關節痛、結膜充血等。發熱病程壹般為9 ~ 14天,老年人可達20天,發熱逐漸消退。

(3)皮疹少。約60% ~ 80%的患者出現皮疹,壹般出現在4 ~ 7天。首先見於胸腹部,24小時內遍布全身,主要在軀幹和四肢,面部、頸部、腳底和手掌很少或沒有皮疹。皮疹外觀多為充血性斑丘疹,邊緣凹凸不平,大小不壹,直徑約1 ~ 5 mm,顏色常由鮮紅色變為暗紅色。在少數情況下,可以看到點狀出血皮疹。皮疹幾天後消退,通常不留痕跡。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較輕,大部分只有頭痛,很少有意識障礙和腦膜體征。此外還有頭痛、頭暈、失眠、聽力下降、坐立不安等。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包括腦膜體征、譫妄、昏迷和失禁。

(4)其他可伴有咳嗽、惡心、嘔吐、腹瀉、輕度黃疸和脾腫大。支氣管炎是最常見的並發癥,偶爾可見支氣管肺炎。半數以上的病例出現咳嗽,肺底部偶爾可聽到羅音。壹些病人抱怨喉嚨痛和胸痛。他們大多有便秘、惡心、嘔吐和腹痛。黃疸發生率在某些系列較高,但較輕;半數以上的病例有脾腫大,肝腫大較少。心肌受累很少見,偶爾會出現心動過緩。支氣管炎是最常見的並發癥,偶爾會出現支氣管肺炎。其他並發癥包括腎衰竭。

13地方性斑疹傷寒的並發癥少數病例病情嚴重,可並發多器官功能衰竭。

14實驗室檢查14.1血象大多數患者白細胞計數正常。很少看到明顯的增加或減少。

14.2 (1)血清學檢查,OX19為陽性,其滴度低於流行性斑疹傷寒。陽性反應出現在5 ~ 17天,平均11 ~ 15天。患者血清也能與變形桿菌OX19株凝集,效價為1 ∶ 160 ~ 1 ∶ 640,低於流行性斑疹傷寒。陽性反應出現在第5 ~ 17天,平均11 ~ 15天。體外斐濟試驗雖然敏感,但特異性差,不能用來與流行性斑疹傷寒鑒別。更敏感和特異的試驗包括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檢測、膠乳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固相免疫測定等。所用的抗原是特異性軟毛立克次體抗原。發病後1周內間接熒光抗體效價上升50%,15天內幾乎上升100%。有條件的單位可以用PCR方法檢測血樣中的moelis立克次體特異性核酸。

(2)可通過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以軟立克次體為抗原的間接免疫熒光試驗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鑒別。

(3)部分患者可出現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壹過性升高。

(4)4)DNA探針雜交和PCR基因擴增技術的結合也可用於患者血液中立克次體的早期診斷。

14.3動物接種將患者的血液註入雄性豚鼠的腹腔。動物壹般在接種後5 ~ 7天開始發熱,陰囊因睪丸被膜炎而腫脹。在鞘膜滲出物塗片上腫脹的細胞質中發現大量病原體。需要註意的是,豚鼠陰囊反應試驗不宜在壹般實驗室進行,以避免動物間的感染傳播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

15心電圖可顯示低電壓和STT改變。胸部x光檢查顯示肺間質感染的常見體征。

16地方性斑疹傷寒的診斷;

1.生活或工作環境中有老鼠,或發生此病。

2.發熱、皮疹等臨床表現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較輕。

3.血清學診斷有陽性結果。

根據以上幾點不難做出診斷。

17地方性斑疹傷寒的鑒別診斷主要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鑒別。其病原體為普氏立克次體,傳染源為患者,以體虱為媒介,常發生於冬春季,呈流行性。癥狀與地方性斑疹傷寒相似,但病情較重,皮疹和出血較多,神經系統癥狀明顯,普氏立克次體凝集反應陽性。本病應與流行性感冒、恙蟲病和鉤端螺旋體病相區別。

18地方性斑疹傷寒的治療與流行性斑疹傷寒基本相同。國內a系列(1985)報道186例,101例用多西環素200mg治療。85例用四環素2g,每日4次,療程5 ~ 7天。結果多西環素組的發熱率為77%,四環素組的發熱率為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多西環素組復發率為3.9%,四環素組復發率為2.4%。國內也認為早期診斷或有並發癥的患者可以加用多西環素,其他情況不需要抗生素。

18.1壹般治療病人入院後換衣服,殺虱子,臥床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膚清潔。危重病人要勤翻身,防止並發癥。提供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補充大量的維生素B和C,獲得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

18.2病原體治療氯黴素和四環素類藥物對本病有特效。壹般服藥十幾個小時後癥狀開始緩解,2 ~ 3天內完全退燒。氯黴素1.5 ~ 2g/d,分3 ~ 4次口服,發熱後應減少劑量,服藥3天或延長至5 ~ 7天,防止近期復發。壹次服用多西環素0.2~0.3g,必要時再服用1劑量2 ~ 4天。在臨床上,氯黴素雖然療效較好,但由於副作用突出,並不是首選藥物。而多西環素應用廣泛,治療簡單,副作用少,效果滿意。最近紅黴素、氟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依諾沙星、環丙沙星)和米諾環素治療本病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8.3高熱的對癥治療以物理降溫為主,必要時可給予小劑量解熱鎮痛藥物。毒血癥癥狀嚴重者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有低血容量傾向或休克者按感染性休克處理。對於心功能不全者,應註意降低心臟負荷,可使用毛花苷C或毛花苷K等強心藥物。可以給頭痛開止痛藥。有精神癥狀者可用地塞米松治療。

18.4中醫治療中醫認為本病屬於瘟疫期,常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為主;極端階段以滋陰清熱為主,對緩解癥狀有壹定作用。

19地方性斑疹傷寒的預後大多較好,多數在發病第二周恢復。然而,老年患者或未經治療的患者在感染後可能會非常虛弱,恢復期可能會延長。經有效抗菌藥物治療後痊愈。近年來有暴發,只有少數嚴重病例死於多器官功能衰竭。

20預防地方性斑疹傷寒1。主要殺滅嚙齒動物和跳蚤,盡早對患者進行隔離治療。

2.這種病很常見,所以沒有必要打預防針。如有暴發,應對高危人群進行疫苗接種,可使用普氏立克次體滅活疫苗。

21相關藥物:氯黴素、四環素、強力黴素、紅黴素、諾氟沙星、依諾沙星、環丙沙星、米諾環素、川楝素K、地塞米松。

22項相關檢查:補體結合試驗、白細胞計數、體外反應、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與地方性斑疹傷寒有關的氯黴素(B型)片可用於治療Q熱、落基山斑疹熱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日1.5...

氯黴素膠囊。立克次體感染可用於治療Q熱、落基山斑疹熱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日1.5...

氯黴素(B型)顆粒。立克次體感染可用於治療Q熱、落基山斑疹熱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日1.5...

氯黴素膠囊。立克次體感染可用於治療Q熱、落基山斑疹熱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日1.5...

氯黴素(B型)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