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齊姚敏書》引用了150多種前人著作,記錄了30多條農業諺語。全書介紹了農作物、蔬菜、果樹的栽培方法,各種經濟樹木的生產,野生植物的利用,畜、禽、魚、蠶的飼養,疾病的防治,農副產品和畜產品的加工,釀酒和食品加工,甚至文具和日用品的生產等。,而且幾乎所有的農業生產活動都完成了。
1,華北地區抗旱保墑研究
2、培育提高農畜產品產量和質量的良種。
3.介紹了蔬菜種植、果樹和樹木扡插、壓條、嫁接等育苗方法和幼樹撫育技術。
歷史地位
1,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學體系,合理劃分了以實用性為特征的農學門類。
2.黃河中下遊旱地農業技術要點揭示得淋漓盡致,耕、耙、耕等基本耕作措施規範化。
3.動物飼養技術、農產品加工、釀造、烹飪和儲藏技術進壹步提高,記錄了許多關於優良植物生長發育和相關農業技術的觀察資料。
總之,賈思勰的《齊·姚敏書》是壹部綜合性的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業史上最早的專著之壹。它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農書,在中國乃至世界農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王鎮(1271年-1368)元朝東平(今山東東平)人。中國古代農學家和農業機械家。在宣州旌德縣(今安徽旌德縣)任尹,在信州永豐縣(今江西廣豐縣)任尹。他當官期間,為兩地人民做了許多好事。當時人們好評如潮,稱贊他“有為民造福”。和中國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壹樣,王鎮繼承了“以農為本”的傳統思想,認為國家從中央到地方的首要政治任務就是抓農業生產。最後,王鎮將自己在教人種田、種養牲畜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與前人搜集的相關著作和資料壹起,編成了《農書》。
王振農的書
王振農的書完成於1313。全書正文共37集,371條,約1,300字。分為《農桑通集》、《古柏譜》和《農氣圖》三部分。最後,所附雜記包括《法制客廳》和《制作活字印刷書法》兩本書,與農業生產關系不大。
主要內容
王鎮農書在中國古代農業遺產中占有重要地位。
1,還討論了北方農業技術和南方農業技術。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首次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所謂廣義農業生產知識,提出了中國農業的傳統體系。
2.從王鎮的《農書》開始,農具被列為綜合性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3.《百谷鋪》中的植物性狀描寫。
4.《王鎮農書》附錄中的“制作活字印書法”是王鎮用工匠雕刻的三萬多種木制活字和自己發明的壹種輪轉排字盤印制景德縣誌的成功方法和經驗的總結,可以減輕排字工人的疲勞,提高效率。雖然與農業生產無關,但對印刷排版技術是壹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