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天安門廣場以前叫什麽?

天安門廣場以前叫什麽?

承天門

天安門廣場是明清北京皇城的主要入口。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原名為“承天門”,意為“承天,受命於天”。設計者是明朝的皇家建築師蒯祥。

清朝順治八年(1651),清朝始祖福臨下令在原址廢墟上進行大規模重建,並改名為“天安門坊”,意為“受命於天,以保國家”。康熙年間,有兩次大規模的修繕。

擴展數據

重大事件:

1,開國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當天下午2時,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秦征會堂舉行第壹次會議。

2.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

升旗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是北京市旅遊委指定的旅遊項目。1949 65438+10月1,毛澤東親自按下按鈕,升起了第壹面五星紅旗。1990,10,1這壹天,國旗法頒布,要求升國旗時必須奏國歌,使升旗儀式更加莊嚴。

1949之後,天安門廣場成為現代中國的象征,並被設計成國徽。天安門廣場,以其500多年的厚重歷史內涵,高度濃縮了中國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也是新中國的象征和無與倫比的政治關註和向往,成為世界和中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百度百科-天安門廣場

人民網-35年前天安門廣場的秘密重建(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