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春秋》編年史過於簡略,《春秋》中詳細記載歷史的傳記很多,其中以《左傳》、《公羊傳》、《谷亮傳》等著名。
擴展數據
《春秋》是魯的壹部史書,記載了從魯寅年(公元前722年)到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歷史。左傳三十卷,公羊傳11,傳165438,鄒傳1,賈傳165438。
《公羊傳》和《谷亮傳》寫於西漢初年,用的是當時通行的隸書,這種隸書叫金文。《左傳》有兩種,壹種是用先秦以前的古字體寫的,叫古文;壹件是戰國時期荀卿傳下來的。
《公羊傳》和《谷亮傳》與《左傳》有很大不同。《公羊傳》和《谷亮傳》都是所謂的“微詞大義”,即希望試圖澄清孔子的本意(作者認為《春秋》是孔子寫的。),所以很多內容都太牽強了。
經不起推敲。《左傳》則側重於史實,對《春秋》中的錯誤或未記載的事件進行補充和修正。而且《左傳》還很有文學性,所以它的史料價值和影響要大於《公羊傳》和《谷亮傳》。
《左傳》以《春秋》為基礎,利用《周誌》、《晉城》、《正書》、《楚辯》等國的材料,通過描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梗概。司馬遷在《史記十二諸侯列傳》中說:“魯之君子左丘明,恐眾弟子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理。所以因為孔子的《史記》對他的話有註釋,所以成了《左氏春秋》。"
桓譚《新論》進壹步認為:“左氏經傳相爭,而經傳不傳,使聖人閉門思過十年不得而知。”楊伯鈞在《左傳》壹文中總結出《左傳》傳《春秋》有四種途徑:即“釋《春秋》書法,以事實補《春秋》,改《春秋》之誤,增無經之文。”
百度百科_春秋(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