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虹(約公元129 ~ 210),東漢泰山蒙陰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中國古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算盤的發明者,月球運動不均勻理論的發現者,被後人尊為“計算之聖”。
劉虹從小聰明好學,讀了六部藝術書籍,知識淵博,尤其是天文和歷法。年輕的時候就進入了仕途。我被招到首都洛陽,被授予博士。後來,我搬到了常山。
劉虹撰寫的《幹象歷》壹書是人類流傳下來的第壹部介紹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理論的歷法。日食重現年長度定為365.2462天,首次給出了黃道與黃道的交角為6° 1′的古度。近地點月的實測長度為27.55476天,與目前的實測值27.55455天相差不大。
公元190年,他成功發明了“正負數珠算”,因此被後人尊為珠算的早期創始人和始祖。
劉虹的才能受到朝廷的重視。《後漢書》說洪山算天下無配偶。所以在漢靈光和年間,被太師蔡邕推薦,調回京師,專事歷法研究。
在此期間,他不僅按照皇帝的旨意參與了《試日月》,對他人提交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審核和修正,還將多年的研究成果編成了《幹象歷》、《七曜術》、《九章算術》等專著。他經過仔細研究,發現當時采用的季歷不準確,於是參考歷代歷法計算並加以改進,創造了中國第壹部歷法——幹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