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希臘”到底是什麽意思?
從歷史上看,“希臘”並不是中國大多數人認為的古代國家的名稱,而只是壹個模糊的地理區域的名稱。在很多人眼裏,世界歷史上從來沒有壹個古希臘國家——希臘作為壹個國家,是在1829之後才存在的。在荷馬史詩所描述的時代(公元前11-9世紀),“古希臘”半島上的人們自稱阿切奧斯或達那奧斯,他們的種族和語言來源是地中海彼岸的迦南人和腓尼基人。壹個希臘人的拉丁詞有兩種寫法:壹種是“Hellas”,希臘人自稱。希臘半島的希倫人曾經建立了壹個叫做“海拉”的城邦。據說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塞薩利部分地區的古地名“Hellad”,意為“Helloi居住的地方”,第壹個名字是“Greece”(英文),來源於古羅馬人對居住在希臘半島(今希臘西部和阿爾巴尼亞南部)皮魯斯地區的赫羅尼亞人“Graeic”部落的稱呼。希臘半島到處都是山,阻礙了文明的傳播和政治的統壹。所以,在古希臘半島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壹個統壹的國家——比如有壹個“希臘王國”或者“希臘帝國”。當時只有許多小城邦,有著不同的民族血統,語言障礙,人口不多(比如雅典,人口不到5萬)。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根據壹些城邦居民的風俗、語言和文化,類似小亞細亞的愛奧尼亞人,也被希臘人稱為“愛奧尼亞人”。希臘壹些具有愛奧尼亞習俗的文化城邦(包括雅典)實際上是愛奧尼亞人的殖民地;絕對不是反過來。包括希臘人在內的東方民族中的愛奧尼亞民族,不過是東方地理文化在希臘半島的延續。所以,“古希臘”從來不是壹個政治實體,而是東方文化的殖民地。美國科學史家喬治·薩頓在他的《科學史》中正確地指出:“希臘科學的基礎完全是東方的。”人們不能忽視希臘文化的埃及父親和美索不達米亞母親。“實際上,希臘文化主要繼承了小亞細亞和東方的埃及、赫梯、波斯、腓尼基等古文明。希臘人原本沒有文字,但他們從地中海彼岸的商業民族腓尼基人那裏學到了腓尼基字母,並將其轉化為希臘表音文字,而腓尼基文字源於古埃及文字,屬於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拼音。歷史上壹些著名的所謂希臘哲學家、藝術家、詩人都不是希臘人,更不是雅典人。荷馬是否真的存在,他是壹個人還是壹個群體,荷馬史詩是什麽時候寫的,西方的研究還很難說清楚。但荷馬肯定不是希臘雅典人,荷馬史詩和作者是地中海東岸的小亞細亞(今天的土耳其半島),這壹點西方學者早就知道了。被稱為西方哲學創始人的泰勒斯是土生土長的小亞細亞人,他的“米利都學派”也在小亞細亞(在今天的土耳其)。被稱為西方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是波斯人。被稱為希臘哲學大師的亞裏士多德是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人,曾擔任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老師。馬其頓征服希臘城邦後,亞裏士多德晚年可能作為異己生活在雅典。後來,他因為不尊重當地的神而被逐出雅典。在當時的東方人眼裏,波斯是東方古老而強大的國家,雅典是愛奧尼亞人的小殖民城邦,馬其頓是歐洲蠻族聚居的蠻荒之地。最初對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新興商業城市產生巨大影響的不是希臘,而是阿拉伯人和阿拉伯文明(包括猶太人)。歐洲人通過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接觸到了希臘文化和哲學。後來歐洲人用拉丁文翻譯的希臘文作品,都被翻譯成了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當時歐洲人沒有得到希臘文獻的原件,所以作品的真實性存疑。可能有相當數量的阿拉伯人或猶太人冒充希臘人——包括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歷史上,希臘半島曾是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首都是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阿拉伯哈裏發帝國(黑衣人食品帝國)、奧托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下的邊緣地區。在19世紀之前,希臘地區本身在歷史上甚至從未作為壹個獨立的國家存在過,更談不上形成獨立的文明形態。迄今為止,被廣為傳頌和謳歌的所謂“希臘文化”只是壹個虛構的傳說。希臘作為國家政治實體的獨立存在,始於1821年後的“希臘獨立戰爭”。值得註意的是,獨立戰爭本身是由英國援助會在幕後援助和支持的。【1814,由英國* * *援助會在希臘資助和策動的秘密組織Filiki Eteria成立。友好社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多瑙河公國和君士坦丁堡策劃起義,在奧托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下發起獨立運動。這場運動導致了“希臘獨立戰爭”。戰爭從1821持續到1829,最終以希臘的完全獨立而告終。至於之前流傳的輝煌的“古希臘文明”概念,其實是文藝復興時期反對主流天主教文化的意大利異教徒的傳說和精神理想的壹種寄托,也是西歐啟蒙學者為了給18世紀以來新興的歐洲資本主義文明尋找壹種正統和源頭而創造的壹種神話和虛擬的文化存在。結論如果我們明白所謂的“希臘”只是壹個地名,它不代表壹個古老的國家、種族、民族或文化,我們就能理解西方編造壹部偽希臘歷史的目的了。它是從地名希臘、民族希臘和文化希臘的混淆開始的。壹些西方人假裝曾經存在壹個古希臘國家和壹個純粹的古希臘種族——他們壹直暗示這個種族是壹個白人種族——它在幾千年前就有著高於其他任何民族和文明的現代形態。這個種族開創並擁有了人類所有的科學、哲學、數學和民主,所向披靡,打敗了野蠻的東方(波斯),甚至中世紀的拜占庭(東羅馬)帝國都是希臘的殖民地。據說希臘人甚至壹度征服了大半個世界(亞歷山大大帝的帝國)——從而在歷史上創造了壹個橫跨歐亞非的“希臘化時代”。諸如此類的這些通俗說法,其實完全是假歷史,沒有任何可信的文獻和考古實證支持!創造古代克裏特島和邁錫尼文明的人並不是白人,他們也不壹定與後來希臘的雅典人屬於同壹種族,更與今天的希臘白人(來自巴爾幹斯拉夫人)毫不相幹。西方人真正想說的無非是——近代歐洲白人文明是古希臘白人同族優越文明的繼承者,所以他們也享有先進優越的歷史文化。這就是文藝復興以來歐洲經濟協會制造偽希臘歷史大謊言的原因和真正目的。事實上,從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八世紀,就連西方歷史學家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壹時期的所謂希臘歷史是壹個黑洞,因此被歷史學家稱為希臘歷史的“黑暗時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沒有可信的關於這個時代的古代文獻,也完全缺乏考古證據。有關於這個時代的二手甚至三手資料——比如希羅多德的《可疑的歷史》,帕薩尼亞斯的《可疑的希臘編年史》,迪奧多魯斯編纂的歷史叢書,傑羅姆的《編年史》。這些史料據說是根據中世紀阿拉伯人或猶太人手中的史料翻譯的。經過多次編撰、證偽、加工,他們有多少可信度?——事實上,只有這些極其可疑的材料,追溯了“黑暗時期”所謂“希臘”地區(包括雅典和幾個獨立城邦)的國王歷史和家譜。西方編造的古希臘歷史,通常以亞歷山大大帝(腓力二世之子)的征服為結束(結束於公元前336年),之後的歷史時期被稱為所謂的“希臘化時期”。但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也值得懷疑,因為這個傳說也來自上述可疑的史料。在同時期的波斯、印度(被征服地區)或中國(作為其鄰國)的文獻中,都沒有這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偉大強大帝國的記載和蹤跡!即使偉大的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確實存在,但這個來自距離雅典千裏之外的遙遠馬其頓民族的大國,無論從地理、種族還是文化的延續性上,都與雅典或希臘文明毫無關系!拜占庭帝國和中國的史書記載稱為“大秦”,又稱“伏羲”或“海西國”。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壹分為二,東羅馬帝國以巴爾幹半島為中心,版圖包括希臘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南高加索的壹部分。首都君士坦丁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