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雲南普洱茶的歷史淵源是什麽時候來的?

雲南普洱茶的歷史淵源是什麽時候來的?

普洱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壹。發源於滇西南,因其集散地普洱府而得名。元代稱為“普洱茶”,明代萬歷年間才命名為“普洱茶”。

普洱茶是起源於普洱及其周邊地區的壹種歷史傳統茶葉。千百年來,普洱茶以其優越的自然環境、優良的茶葉品種、獨特的加工工藝、獨特的造型、越陳越香、多彩的飲茶方式、悠久的生產歷史和對人體健康的有益作用,成為國內外最具吸引力和最受歡迎的飲品。

普洱茶,起源於清代設立普洱府時被列為貢茶,此後有了很大發展。從普洱建置的歷史沿革來看,從古普洱到元代,既沒有獨立的政府,也沒有普洱的地名。明朝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使用“普洱”這壹名稱。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改名為“普洱”。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普洱設立元江分署,轄思茅、普洱等13版納。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實行“改土為流”後設立普洱府(府址在今普洱縣)。那麽,哪些地方屬於普洱州府管轄呢?根據雲南州縣新情況,“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普洱府,1縣內1司三堂,即寧洱縣(今普洱縣)、思茅堂(今翠雲區)、威遠堂(今景谷)、塔朗。乾隆、道光、光緒先後設立京東、鎮遠、鎮邊三個直隸廳,其中廉貞直隸廳轄瀾滄、西盟、孟連三縣及雙江、滄源部分地區。

雲南普洱茶是普洱茶區各族人民創造的巨大財富。有特定的地域,特定的自然條件,特定的傳統生產工藝,特定的品種品質,是土特產。它的美在於,普洱茶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融入了多民族的瀾滄江流域和茶馬古道上許多民族的淳樸民風,具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普洱茶文化體現了雲南民族文化的精神,即包容性、多樣性共存的開放性、貼近自然的和諧性、民族性和本源性。

讓普洱茶文化契合現代文化精神,讓普洱茶成為日常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