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王禹偁出生在哪裏?

王禹偁出生在哪裏?

王裕基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山東省歷史學會會長,《中國歷史評論》主編。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委,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科獎勵委員會評委,華東師範大學思勉原創獎評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山東大學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籌委會專家咨詢組組長。作為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申辦者之壹,他曾與中國歷史學會會長張海鵬、山東大學代表江生組成三人工作組,見證了中國申辦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全過程。中國歷史學會理事,山東省政協委員,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山東著名社會科學家之壹。1999期間,應邀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做“宋元時期的貴族家庭及其文化”等主題的講座。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2006年由國家社科基金主持的《全球化時代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與教育對策研究:聚焦歷史分析與公眾歷史教育體系的構建》是當時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高水平的科研項目,也是山東大學國家社科基金的第壹個重大招標項目。

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山東省文化產業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文化部文化產業專家委員會首批18成員之壹,海峽兩岸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聯盟理事,文化產業(中國)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產業學術年鑒》主編。2004年初,在國家壓縮、重組、合並現有本科專業的背景下,敦促教育部專業設置委員會破例在全國高校新設“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

中文名:王雨霏

國籍:中國。

出生地:濟南

出生日期:1957年6月

職業:教師

畢業學校:山東大學

主要業績: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

主要業績: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

代表作:《中華民族精神概論》、《中國古代史》、《中國名族叢書》。

地點:山東

職務: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職務: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擔任職務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裕基,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會特聘評委,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獎勵委員會評委,山東省文化產業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人物體驗

山東文登人,1957年6月生於濟南。77歲山東大學歷史系本科,1984畢業後壹直任教。1992晉升副教授,1994晉升教授,1996晉升博士生導師。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研究領域為:宋代政治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歷史文獻整理、中國歷史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歷史上的公共教育研究。2001-2065 438+02任歷史文化學院院長,2006 54 38+0至今任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2008年任學術委員會委員、常委、人文學部主任委員。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1—),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2002—),教育部第三屆(2002年)和第四屆(2006年)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第四屆(2008年)全國教學名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歷史學會理事(2004-),山東省歷史學會會長(2009-),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2008-),山東省文化產業研究基地首席專家(200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2006-),山東省地名學會會長(2016544)。

1999期間,應邀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做“宋元時期的貴族家庭及其文化”等主題的講座。

2006年6月5438+2月,與山東大學學者於良春、、、劉、、、柯林等壹起當選“2006年山東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2009年6月5438日至10月65438日,王裕基教授當選為山東省歷史學會會長。

2015,11 10月,王裕基教授應邀出席第九屆中國歷史學家大會,並作了題為“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籌備與思考”的專題報告。

2017,10 10月28日,王宇吉教授主持“文化傳承與中國夢”——山東大學百年校慶十月班暨第55屆山東大學校友企業發展論壇。

2018-12,王玉吉教授入選“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山東社會科學名家”16名史學家。

2018 12 14-16作為第二代教材《中國古代史》的代表,參加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主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山東大學《中國歷史評論》編輯部協辦的《中國古代史》教材出版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

主要學術研究

研究領域為:宋代政治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歷史文獻整理、中國歷史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歷史上的公共教育研究。

代表作有《金匱之盟真偽考辨》(1993)、《壹杯酒解兵權論》(1996)、《關於異書之辨的若幹問題》(1998)、《走出中世紀:理學、實學、樸學的演變及其演變》。獨立出版《李瑱》、《人的欲望》等專著兩部。主持出版《中國野史1000註》《野史》(4000萬字)標點符號整理(2000)。教育部發行的教材《中國古代史》(2000)、《中國歷史文選》(2001)主編;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中華民族精神概論》(又名《中華民族歷史與精神》)(2005年);

主編的《中國貴族家族叢書》(1997)被海外學術界稱為“中國古代貴族家族史研究的新開端”。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與教育對策研究:以歷史分析與公眾歷史教育為重點”(2006)和山東省政府特批項目。

主編:中國文化產業學術年鑒中國文化產業學術年鑒,學術文摘大型權威著作,國內首次編纂,每年持續反映中國文化產業理論走向和研究水平。

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探索齊魯農書的當代價值》(2019年4月9日)等文章。

在光明日報理論版發表了《建設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2012 0111),關於歷史的數字化轉折(2065438+2005年8月23日)和《齊魯農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