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是東漢時期的科學家,也是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和地理學家。張衡,本名平子,南陽縣Xi人,現居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東漢時期,地震儀主要用於提前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可以及時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和地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張衡也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壹,後被稱為穆聖。張衡的作品很多,比如《靈仙》、《二井賦》。
張衡簡介
張衡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當地的姓氏,他的祖父張堪自小被稱為聖童,曾將剩余的家產留給他的侄子。光武帝即位後,被任命為蜀郡太守,與傅韓壹起為益州割據政權公孫述立下了汗馬功勞。
張衡曾經寫過《周官》的訓詁,崔原認為和其他儒生的解釋沒什麽區別。他還試圖效仿孔子的《易經》,以彌補荀、項的不完備,但始終沒有完成。他的詩、詩詞、碑刻、七言、靈賢、郢建、七辯、古塤、掛畫(壹為玄圖)等作品,* * * 32。
《漢書》詩九首,《隋書經籍誌》有14卷《張衡集》,失傳已久。阿明人張騫編有《張合簡集》,收錄於漢魏六朝文集133篇。《全後世漢語》第52-55卷有其詩文提要,現代人張震澤的《張衡詩文校勘》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張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