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朝代更叠,英雄叠代,這在中國五千年來已經上演過很多次。而壹代人的興盛伴隨著壹代人的衰落!在這些跌宕起伏中,有悲歡離合,顛沛流離。我們不能說王朝的消失和出現是偶然的,是壹個人造成的。自1360年元朝滅亡至今,已有600余年,壹度鼎盛。他的創始人成吉思汗鐵木真已經消失在大海中。然而,他的後代在這壹歷史大潮中延續至今。這真的是很少見的現象。
上帝的寵兒
說起元朝,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締造者成吉思汗。“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知彎弓射大鷹。”暗示了元朝興衰的原因。蒙古人生活在塞北草原,民風濃厚,格鬥技術好。成吉思汗率領他的戰士橫跨亞洲和歐洲,覆蓋了所有地區。因為武功好,成就了元朝。
但戰爭可以創造壹個國家,卻不能讓壹個國家長久繁榮。發展農業,富國強民,才是壹個國家的長久之道。所以元朝雖然疆域遼闊,但並沒有使之成為其發展的基石和財富。所謂天驕,只會拍雕,控制不了。最終走向滅亡也是歷史的趨勢。
“九子十子”指的是成吉思汗的重臣孫鐵木劍。在古代,王孫們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他們不必為生活奔忙,因此他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金錢花在個人提升上,鐵木健也是如此。他膝下有九男壹女。而且九個兒子都很不爭氣,都是進士,唯壹的女婿也是進士和。所以有“九子十子”之說。
他家全是朝中宰相、尚書等要職。這樣的風景自然會招來別人的嫉妒。當時元順帝當政,政治黑暗,人民貧困,甚至導致了紅巾軍起義。但朝中有漢奸上書彈劾鐵木真支持紅巾軍,欲篡位。元順帝本來就昏庸,所以聽信讒言。而鐵木健知道這壹點,終於明白,昏君奸臣,王朝危矣!決定了壹個家族逃出元都,這樣壹個幅員遼闊的元朝走向衰落。
棄財與桑媽談。
他們從杜源逃出來,因為有很多家庭,很容易被發現。逃到瀘州後,分散逃到四川各地,約定改姓。取“殺人砍的綽綽有余”之意。被驅散後,他們四處遊蕩,尋找落腳的地方。大部分人流向重慶、瀘州、青神、榮縣、撫順、納溪、樂山。
據記載,當時他們兄妹在瀘州分居時,為了以後相知,各自寫了壹首詩。就是這十首詩,“本是元丞相,紅巾軍作亂入西崖。在廬陽的岸邊,手牽手,在金峰的橋上,插著柳枝。無論泰文是天堂還是生活,我難過的時候都會想他。十個人認準了去向,散了就像浪濤滾滾沙。我沒有三兩個姓,家分千萬家。”但我萬萬沒有想到,這壹別,就意味著幾代人不見了!分離的痛苦代代相傳!
他們拋棄了過去的生活,開始過普通人的生活。原本是皇族,為了生存隱藏了身份。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漢化,連身份證都是漢人登記的。除了在他們的性格中能看到壹些英雄氣概,隱約帶有蒙古人的特點,他們的語言和習俗都被漢化了。
現在他已經在四川生活了600多年。當然,這殺不死他們內心想認祖歸宗,想方設法分散族人註意力的欲望。他們可能失去了尊嚴和榮耀,但那又怎樣。其中壹個支脈住在樂山於家灣的壹個小村子裏。
幸運的是,回歸家庭
在每壹代人的傳承中,為了生存,他們不敢認祖籍。於家灣住著19戶人家,大部分都姓於。他們從14世紀中葉就生活在於家灣。而他們收藏的《俞氏族譜》記載了祖先逃往四川,改屬俞氏的經歷。新中國成立前,他們因為形勢所迫,沒有把這段歷史說出來,但建國後,就沒必要隱瞞了。於是他們向有關部門申請,這才知道還有壹代成吉思汗的後代生活在四川。
近年來,他們的人也在修訂族譜,並根據祖先當年留下的詩句,陸續找到了居住在各地的特木堅後裔。家庭的紐帶從未阻止他們尋找。經過長時間的尋找,他們又在壹起了。這個百年離散的家庭,終於在時間的阻隔下重逢。
如今,他們的家中供奉著成吉思汗的畫像,向這位祖上的英雄致敬,同時也緬懷祖先的深情。百年之聚,穿越時代之聚,非壹家之榮。
元朝末年,鐵木劍勢力衰落,民心盡失,舉家逃往四川。為了生存,我改姓於。隱姓埋名多年,600多年過去了。他們生活在普通的農村,過著普通的生活,但他們的內心壹直被守護著,代代相傳,那就是有壹天他們真的可以帶著祖先傳下來的鮮血站在陽光下。
埋在骨子裏的感情並沒有隨著平凡的生活而消失,也在尋找那些逝去的人。也許中間的血緣已經隔了不知多遠,但十首互認的詩和代代相傳的親情並沒有讓他們放棄互認!現在他們的相遇,是無數代人努力的結果。
生活可以改變語言、外貌、生活習慣等等。但骨子裏的血,是不容易被時間熄滅的。人這壹生有多少牽掛?妳不妨放下手機,看看身邊的妻兒,看看年邁的父母,看看許久不玩的兄弟姐妹,看看日新月異的家鄉,看看突飛猛進的國家。
絲絲沈積在血液裏的感情與血液相連,但他還在!但是妳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感情去經營它。不要因為他在身邊就不理他,因為離別總是猝不及防,不會為妳準備。當他還在這裏的時候,他們還在這裏。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