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約公元前231-公元前196),漢族,淮陰(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壹,漢初三傑之壹,中國軍事思想的代表,被後人尊為“兵仙”、“帥神”。
2、士兵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本名長慶,春秋末期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尊為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至聖軍事家”,被譽為“百家之師”、“東方軍事科學鼻祖”。
3、兵神李靖
李靖(571-649年7月2日),字藥師,永州三原(今陜西三原東北)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韓擒虎的侄子,隋朝涼州刺史。
李靖身材高大,善戰,善於謀略。隋朝初,拜馬邑郡。晉陽起兵後,為唐朝效力,起於王、竇建德,南平蕭縣、福貢,北有東突,西有吐谷渾。他為唐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淩煙閣二十四傑之壹。
4.軍神
作為對用兵生動的人的壹種稱謂,中國當代的代表人物有蔡鍔將軍和劉伯承元帥。
擴展數據:
韓信:不僅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而且在整理和撰寫《孫子兵法》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據《漢書·高第紀》記載,曾祖父劉邦命韓信、張亮整理《孫子兵法》,將原來的182《孫子兵法》刪減為35篇,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孫子兵法整理。據《漢書》記載,韓信還寫了《韓信兵法》三章,可惜沒有流傳。
孫武:孫武強調戰爭的勝敗不取決於鬼神,而與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有關。預測戰爭的勝敗,主要就是分析這些條件。孫吳不僅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認為世間萬物都是不斷運動變化的。
李靖:李靖的治軍經驗進壹步豐富了古代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他寫過很多軍事方面的書,比如《李靖六軍之鏡》,很多都是今天失傳的。後人編纂了《唐太宗與李之問》,收錄於北宋《五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作。
蔡鍔:蔡鍔(1882 65438+2月18-1916 65438+10月8日),原名根音,漢族松坡人,祖籍湖南寶卿(今邵陽)。遺作編為蔡松坡文集。蔡鍔曾經響應辛亥革命,發動了保家衛國反對袁世凱洪憲帝制的戰爭。他是民國初年傑出的軍事領袖。
劉伯承:劉伯承(1892~1986),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領導人,現代軍事家。1911參加辛亥革命,加入學生軍,參加保國護法戰爭。他為中國革命軍隊的建立和壯大,為革命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為我軍向正規化、現代化邁進,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百度百科-韓信
百度百科-孫武
百度百科-李菁
百度百科-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