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院數據實體:學院名稱、負責人、辦公室電話、學院編號。
2.學生數據實體:學號、密碼、姓名、性別、民族、籍貫、出生日期、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備註、學號、班級、角色名、論文號。
3.教師數據實體:教師編號、密碼、學院編號、院系、發表課題、學歷、職稱、姓名、性別、政治面貌、聯系電話、郵箱、角色名稱、備註。
4.角色數據實體:角色名稱和權限名稱。權限數據實體:權限名稱和角色名稱。以上實體都是基礎數據實體。
因為操作模塊的名字對應的是權限,所以這些數據要在程序初始化的時候添加,而教師論文管理系統的目的是管理論文,所以還包括以下數據實體:
1,論文數據實體:論文號、學院、作者、刊物名稱、論文標題、收藏、教師號、學號、影響力、影響因子、引用次數、備註。
2.評價數據實體:教師號、學號、論文號、論文題目、評價意見、總分。
將數據的概念結構設計轉化為SQLSERVER2005數據庫系統支持的實際數據庫模型,就是數據庫的邏輯結構。在實體和實體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形成數據庫中的表和表之間的關系。
擴展數據:
數據庫設計中的註意事項:
1,標題。標題應清晰、準確、簡潔地概括研究和實踐的主要內容和成果。主標題壹般不超過20個字。如果有副標題,副標題壹般不超過28個字。
2.執行摘要。在主要內容之前用200-500字簡要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方法和主要結論。
3.關鍵詞。根據與論文內容的貼近程度,分別列出3-5個關鍵詞。
4.英文翻譯內容。中文標題、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內容摘要和關鍵詞應翻譯成英文。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文獻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