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忻州諸城

忻州諸城

雙龍鎮的歷史淵源

雙龍鎮又名諸城村、大城灘。東臨渾水,居民樓朝南,南臨小寨山。古護城河環繞村莊,總面積約800畝。關於雙龍鎮的地名,筆者多年考證的初步結論是:隋唐時期稱之為朱城村,意為朱姓人在此修建的城中村。明代又叫大城池,就是在沁水河的深潭旁邊建了壹個大城池(其實不大)。它被稱為雙龍鎮,所以它的地形看起來像兩條龍玩珍珠的形狀。其稱謂在隋唐以前,可見雙龍鎮歷史悠久。

雙龍鎮歷史悠久。考古發掘和案頭研究的資料表明,在西周時期,這裏就有先民居住。到了漢朝,雙龍鎮已經成為方圓方圓幾十裏的繁華集鎮。“街上店鋪數以百計,商賈有驢有馬運貨”是當時的寫照。基於繁榮,陳文坤等村民說起歷史上雙龍鎮建立縣治。據《黃陂縣誌》記載,漢代至隋,黃陂曾稱西陵、木蘭、梁興等縣。古木蘭統治的黃陂,史書早有記載。《南齊書·郡縣誌》載:南齊安滿佐郡轄七郡,首為木蘭郡。當時木蘭縣的管轄範圍包括黃陂北部和紅安縣西南部,地處沁水河東的雙龍鎮。

歷史地理學家譚啟祥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明確標註了黃陂中遊古木蘭縣的遺址,雙龍鎮就在這個位置。這使得古木蘭縣位於黃陂,或者說黃陂雙龍鎮的說法更加權威。從地理位置、軍事位置、商業分布活動等方面。,這也是很有可能的。第壹,在古代,沁水水道非常發達,不僅又寬又深,而且靠近長江;二是雙龍鎮臨水,不僅有石頭城,還有寬闊的護城河,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適合設置重要的政治機構;第三,雙龍鎮北鄰河南、安徽,毗鄰本省紅安、大悟,水陸交通便利,是最好的商品集散地。通過對大寨山遺留下來的許多厚厚的繩紋板瓦的分析,我們發現,這裏的建築在當時是非常豪華的,很可能是因為統治者在這裏設立了政治機構,而不是普通的民間民居建築。由此也可以推斷,雙龍鎮的護城河最遲在初唐時期就存在了。後來到了宋元明初,又有所拓寬和加深。

說起雙龍鎮的歷史,幾年前,該村的老陳曼才卓說:在古代,雙龍鎮被譽為風水寶地。不僅像木蘭將軍這樣的大英雄和達官貴人來過這裏,古代也有達官貴人來過這裏。變老的說法確實已經在民間流傳開來。雙龍鎮東北有壹個Kannonji。隋唐時期,觀音寺非常有名。隋末,南陽王吳被、宇文承鬥擊敗後,隱居於大武山紫竹寺,以法名失財。紫竹寺距離觀音寺70英裏。他應該是受醉月長老的邀請去觀音寺講解經典。悼我曾贊此處“山不高不美,水不深不清,青山在前巍峨,柏籠在後歇,為西陵第壹景。”貞觀年間,開國元勛尉遲恭受唐太宗之命督鄂,多次到雙龍鎮觀農事。尉遲恭來到觀音寺,拜謁救了他壹命的好友朱,悼念即將從紫竹寺趕來的我和尚,並請醉月長老為他解經。這些正史中少見的故事,不是史實,卻貼近歷史。所謂貼近歷史,比如那些對雙龍鎮的贊美,各方面都很真實準確。

在談到雙龍鎮的歷史時,古信、胡生喜等老人們補充道:世代相傳,雙龍鎮在漢代就有了稱呼。這個說法是真是假不重要,但至少說明雙龍鎮極其古老。隋唐時期,朱和朱天祿父子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在這裏建城建寨,也證實了朱承齋的事實是真實的。民間也有說法,北宋年間,戰敗流放的定遠官員曾是雙龍鎮攝政。洪初,明朝地方政府擴建了城寨,在大寨頂部修建了烽火臺,並在雙龍鎮設置了巡檢司。很多老人都知道,雙龍鎮設立巡檢司是為了“止漢奸作偽,留民樂,商旅無難,心平氣和……”。所以,很多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生在雙龍鎮的老人,至今仍稱雙龍鎮為大成師。相傳,大成檢司的辦公室是壹座雙層石磚房。清朝鹹豐年間,掌管這間房子的老人在火堆旁睡著後,炭火燒著了火盆旁的幹柴,辦公室被燒毀。鹹豐重建於同治末年,同治初。清同治年間,大成的斯坦為方嘉巡察。

從清朝到民國初年,清政府和民國政府壹直在雙龍鎮設立驛站和鹽務局。據說雙龍鎮驛站的最後壹塊牌匾是清軍提督劉銘傳題寫的,後來升任臺灣省巡撫。同治五年(1866),劉銘傳率清軍追擊撚軍經過雙龍鎮紮營時,驛仆莫莫讓他寫下“大城灘驛站”四個字。民國初年,湖北巡撫王占元在農歷八月參觀木蘭山廟會迎接香客後,到雙龍鎮視察。王來雙龍鎮主要是為了兩個問題:歷史上有沒有木蘭,她是不是雙龍鎮人。王的雙龍鎮之行自然不會有什麽結論。21年,國民黨第十軍軍長許回忻州倉埠後赴豫,在雙龍鎮作短暫停留。在雙龍鎮,許在鹽務局局長吉某的陪同下,看望了坎農吉。並為卡農吉題寫了“慈悲為懷,利益眾生”的匾額。對此,已故黃陂名君胡的父親胡曾說:雙龍鎮雖不大,但關註他的人很多。

木蘭將軍與雙龍鎮

今年2月2日,央視七套節目在《國防時空》欄目播出了壹部名為《荊楚行——英雄花木蘭》的專題片。該片於2003年6月27日至2003年2月3日在雙龍鎮拍攝。影片播出後,社會反響很大。於是,壹個關於木蘭身世、姓氏、故鄉、生卒年月的老話題,成了雙龍鎮人的熱門話題。

雙龍鎮老人,解說央視《荊楚行-英雄花木蘭》時說:歷史上的花木蘭,出生在雙龍鎮,本名朱。木蘭的祖父叫朱,父親叫朱天祿。1998,筆者去雙龍鎮采風時,村民陳才卓更詳細地說了這件事。他說:朱是的公務員。先為隋文帝隋文帝輔佐,後與唐宮李淵鎮守太原。他是高祖非常器重的大臣。貞觀初年後,閑暇在家,潛心研究佛經和道經。木蘭的爸爸叫朱天祿。天祿清正廉明,在貞觀時是雙龍鎮的千戶。他是壹個清官,而且他很慈善。陳、陳才卓所說的,與明代《木蘭古傳》中“木蘭將軍黃浚西陵,姓朱,父壽甫,亦稱夷、天祿、穆”的記載相符。清同治十年(1871)編纂的《黃陂縣誌》也記載朱衣居住在湖廣黃州府黃陂縣木蘭山,其兒媳即其父隨征,她被授予木蘭將軍稱號。這段記載,原不言而喻萬歷皇帝擔任都察院右禦史、遼東巡撫張濤的隨筆。老陳曼才卓還說,雙龍鎮東門橋頭有壹塊原石碑。石碑高約1.9米,寬1.2米,厚8英寸。紀念碑正面有“雙龍鎮木蘭將軍”字樣。背面文字記載了修建東城門橋時,雙龍鎮朱晨辰等姓氏的捐款情況。老陳曼才卓也說:東城門橋頭的碑大部分埋在土裏,是他在1946年冬天挖樹樁時發現的。當時,他對這座紀念碑的意義和作用壹無所知。石碑露出地面後,壹年左右就被砸了,現在連壹個碎片都找不到了。

說到木蘭和雙龍鎮,1982年,黃陂著名鼓手胡先生告訴筆者,民國時期(約1939年),黃陂名人、原荊襄水師趙南山告訴他,木蘭將軍應該是黃陂和北方雙龍鎮人。趙南山還說:他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去日本做留學生監之前,看過木刻版的《花木蘭》。木刻《木蘭傳》說:木蘭將軍,綏水河東雙龍鎮人,幼時為父招降。1999年9月,筆者去雙龍鎮采風。50多歲的村民說,他是朱的後代。他說:“木蘭是雙龍鎮人。她出生在我家後面的朱家臺子屋裏。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壹代壹代傳下來的,我們也要壹代壹代傳下去。木蘭是民族的驕傲,也是雙龍鎮朱的驕傲。”

作者對說:“現在黃陂姓朱的人,幾乎都是明朝時從江西吉安等地移民過來的。妳是本地人嗎?"

祝偉華的愛人彭雲華說:“談論歷史不能隨心所欲。我們這裏有很多關於木蘭的故事。她生在雙龍鎮朱家臺子屋裏。”

在談到這個問題時,陳文老人說:雙龍鎮的朱陳虎都是原住民,不是明代江西移民。這是否是歷史事實還有待考證。

木蘭將軍與雙龍鎮,雙龍鎮與木蘭將軍,正如村民彭雲華所說,這裏有很多與木蘭有關的故事和傳說。比如《觀農記》裏,說木蘭六七歲的時候,經常去廟裏“偷聽”居喪和尚和醉月長老講解大義;據說木蘭為父從軍前,曾在這些地方習武。說實話,這些只能算是傳說,不能算是真實的歷史。因為找不到證據和事實證據。1 2004年6月,在黃陂區文聯、黃陂作家協會成立大會上,著名詩人魏先生曾說:歷史上有沒有花木蘭,是不是黃陂人,這是壹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魏先生所說的是客觀公正的。作為黃陂人,我們認為如果歷史上有壹個木蘭,她就是雙龍鎮人。

雙龍鎮歷史遺跡的破壞、保護與遺存

隋唐五代兩宋時期,沁水流域雖有多次戰亂,但並未對雙龍鎮造成大的破壞。雙龍鎮的歷史遺跡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這種破壞始於元明時期。

元明之交,戰亂頻仍,雙龍鎮的名勝古跡開始遭受廣泛而嚴重的破壞。元十六年(1356),徐壽輝率領壹支紅巾軍與元軍在沁水中下遊展開了長達數月的拉鋸戰。元軍攻打雙龍鎮時,炸城堡、挖城門、燒房屋、毀道路、填護城河、鑿木船。逃到雙龍鎮的土匪趁戰亂搶劫了卡農吉,盜走了鎮寺的寶玉觀音佛像,燒了經書。洪武年後,雙龍鎮城堡經歷了修復、破壞、修復、破壞的過程。明崇禎十五年(1642)春,張農民軍入侵周家宅、木蘭山、大廠等泅水山寨城堡,隨後沿泅水北上,先後毀壞雙龍鎮、西城門橋、西碼頭等部分城墻。此時的雙龍鎮千瘡百孔,“村民住在破城”。清鹹豐十壹年(1861),太平天國國王陳玉成攻克黃陂縣後,在前往黃岡途中,在觀音寺砸碎了壹些佛像。民國初年,雙龍鎮內外的民用和準軍事設施基本被毀。1947期間,國民黨軍在雙龍鎮大寨頂修建碉堡,拆除了東城門橋北翼近40米長的壹段城墻,是當時保存最完好的。壹些殘存的建築遺跡在20世紀60年代初基本上被摧毀了。

雙龍鎮城堡的修復保護在清代、隆嘉慶、清朝時期保存較好。嘉慶以後就沒有修復保護了。

相傳乾隆二十八年(1763),湖北巡撫劉造經雙龍鎮赴河南信陽。到了雙龍,看到這裏有城堡和護城河,風景不錯。我問當地官員這是什麽地方,為什麽城堡這麽破舊。當地官員回答說:相傳,當地人是唐竹將軍木蘭的故鄉。這座城堡已經破舊多年,當地政府和人民沒有錢對其進行翻新。劉早“啊”了壹聲,說如果銀子翻新。沒想到沒過多久,劉巡撫兵敗而亡雲南,撥銀整修雙龍鎮城堡的事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當然,劉省長的願望是值得稱贊的。

乾隆四十壹年(1776),湖南人劉思純,據說是黃貝的女婿,捐了320兩銀子,請石匠修復了壹些嚴重受損的墻壁。

嘉慶二年(1797)夏,黃陂降大雨,山洪爆發。洶湧的河水沖走了雙龍鎮西門周圍的城墻、房屋和碼頭。當時,在湖北巡撫衙門工作的村民陳某找到了巡撫惠玲。巡撫以防洪為由,下撥白銀520兩,雙龍鎮商人集資部分白銀,用於修復被洪水沖走的城墻、房屋、碼頭等。

為保護雙龍鎮歷史文化遺址,2月,1988+65438,武漢市人民政府在雙龍鎮立碑,定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黃陂區姚家集鎮人民政府成立了“木蘭故裏修復工作領導小組”,計劃采取自籌資金、招商引資、申請國家扶持資金等措施,對雙龍鎮的名勝古跡進行全面修復。

目前唯壹能見證雙龍鎮古代史的,是多年淤積、廢棄幹涸、部分改作水田的護城河,以及大寨山上厚厚的繩紋板和陶管、足、灰陶、紅陶的殘跡,還有殘墻殘瓦的坎農基遺址。唯壹保存完好的是東城門橋和東城門橋古石板,隋唐時造毀,明清時修復。

雙龍鎮作為木蘭將軍的出生地,應該有木蘭遺跡和與木蘭有關的遺跡。但由於歷史悠久,除了朱家臺子屋,其他遺跡都很少,實在是壹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