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列表:1,黃芩的功效作用及其禁忌。黃芩適合什麽人吃?2.黃芩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麽?3.黃芩的功效和作用。中藥黃芩的功效和作用。黃芩長什麽樣6。黃芩的功效是什麽?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及其禁忌。黃芩適合什麽人吃?
性味:苦,寒。
歸經:肺、膽、脾、胃[2]、大腸、小腸經。
主治: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
可用於治療濕熱、暑熱所致的胸悶惡心、濕熱脹滿、腹瀉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嘔吐、癰腫毒瘡、胎動不安等癥。
毒品禁忌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盡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擴展數據
其他功能
黃芩素10,20mg/kg靜脈註射,對麻醉犬有利尿作用。
黃芩煎劑(4g/kg)可防治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延緩白內障的形成。
黃芩苷能抑制大鼠醛糖還原酶,其ID50為1.81×10(-3)mg/ml。
黃芩苷(1.50 mg/kg)對鏈黴素誘導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無明顯降低作用,但治療後紅細胞山梨醇含量明顯降低,提示其還具有抑制動物醛縮酶的作用,可能用於糖尿病並發癥的防治。
人民網-詳細闡述黃芩的功效和作用,黃芩可以抗癌、降血脂。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麽?性味:苦,寒。
歸經: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
主治: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
可用於治療濕熱、暑熱所致的胸悶惡心、濕熱脹滿、腹瀉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嘔吐、癰腫毒瘡、胎動不安等癥。
黃芩的根是壹種味苦性寒的藥材,具有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主治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肺炎、痢疾、咯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癤。
擴展數據
毒品禁忌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盡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松身心。
4.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學會合理減壓。
5.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
中寒泄瀉、中寒腹痛、肝腎不足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泄瀉、脾水腫病、血虛閉經、氣虛呼吸困難、寒邪肺喘、血虛胎動不安、陰虛淋。
人民網-闡述黃芩的功效和作用,可抗癌、降血脂。
黃芩的功效與功能味:苦、寒。
①經典:苦而平。
2“不錄”:大寒,無毒。
③藥性理論:苦、甘。
歸經:入心、肺、膽、大腸。
①“品會之精”:練太陰、陽明經。
②《綱要》:從少陰、陽明、太陰、少陽六經入手。
(3)《雷公炮制藥物的藥性解》:入肺、大腸、膀胱、膽經四經。
功能指示
瀉實火,去濕熱,止血安胎。
可用於治療熱盛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嘔吐、鼻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1)經典:治熱黃疸、腸、導瀉、利水、瘀血、惡瘡、壞疽、火。
②鱉甲:治痰熱、胃熱、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婦女血瘀、小兒出血、腹痛。
(3)陶弘景:治豚,臍下熱痛。
④藥性理論:可治熱毒、骨蒸、寒熱互結、胃腸不適、氣滯通淋、神興奮、關節煩悶、退熱口渴、熱腹痛、心口脹痛。
⑤《日華子本草》:降氣,治熱,疔瘡排膿。
治療乳房癰和發背。
⑥“珍珠膠囊”:多有陽,涼心除熱,散寒。
⑦高力:治發燒和口苦。
⑧滇南草藥: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治)男五淋,女暴崩,調經清熱,熱不安胎,清胎熱,六經實熱。
⑨綱要:治風熱濕熱頭痛、豚跑熱痛、火咳、肺痿咽喉痛、失血。
⑩本草鄭錚:燥人能清上焦之火,化痰益氣,平喘止咳,止血,解寒熱,風熱,濕熱,頭痛,解瘟,清咽,治肺膿腫,乳癰,背,尤其是肌表熱,故可治斑疹,鼠瘺,瘡癰。下焦寒熱過盛,可消痢疾、膀胱積熱、淋證、澀痛、大腸便秘、便血、漏血。
⑾《科學民間草藥》:外洗傷口有防腐作用。
擴展數據:
民間傳說
李時珍生於明朝嘉靖年間。他聰明好學,從小就立誌成名。
光榮的家庭。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李時珍十六歲的時候,突然得了壹場急病,咳嗽不止。
隨著病情的加重,他每天吐碗,百無聊賴,口幹舌燥,導致飲酒,骨蒸乏力,六經飄動。雖然服用柴胡、麥冬、荊芥、竹瀝等劑解表退熱、潤肺清心、清熱化痰,但無效果。
方圓百麗的名醫們都很無奈,認為自己沒救了。
我年輕的時候,簡的生命危在旦夕。
就在李時珍的父母傷心絕望的時候,壹個道士從遠方來到了村子裏。道士留著長長的白發和胡須,聞起來像個聖人。
聽說道士專治疑難雜癥,小真的父母急忙邀請道士來家裏看他。
道士給小真把脈後,捋了捋長髯,道:“不妨,就取黃芩30克,加水兩盅,煎壹盅,吃半個月就好了。”
"
世珍的父母對這個處方半信半疑。
奇跡發生了。
半個月後,小的時候身體發熱完全消退,痰多咳嗽癥狀消失,身體逐漸恢復。
黃芩具有即時療效。
李時珍被中國醫學的神奇深深折服,對這位醫術獨特的道士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跟隨道士刻苦學醫,遍讀歷代醫書,遊遍山山水水。
好事多磨,李時珍終於在醫學上取得巨大成就,成為醫學大師。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盛贊黃芩這種救了他壹命的中藥,稱之為“藥切中要害,如鼓,藥妙,妙哉妙哉!
參考資料:
黃芩(唇形科)_百度百科
中藥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是眾所周知的。這種食物可以幫助我們調節身體。平時我們也可以把它泡在水裏。了解它的功效和作用對我們有好處。下面介紹黃芩的功效和作用。
黃芩中藥1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1,退熱。
動物實驗證明有解熱作用。
2、利尿。
效果明顯,有效成分主要是黃芩素。
該湯劑還具有利尿作用。
3、抗菌。
黃芩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有效成分為黃芩。
4、殺毒。
黃芩對甲型流感病毒PR3有抑制作用。
還發現黃芩在動物(小鼠)感染流感後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5、抗真菌。
在體外,黃芩煎劑對多種皮膚真菌(如腹股溝表皮癬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冷靜下來,降低血壓。
通過加強皮層抑制過程的鎮靜作用和通過輕微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已被運動實驗和臨床觀察所證實。
此外,黃芩還能升高血糖,具有利膽、抑制腸蠕動、抗過敏的作用。
加工:切片前用開水10分鐘或蒸汽1小時使切片軟化。
生,酒炒,炭炒。
性味:苦、寒。
歸經:入肺、脾、膽、大腸、小腸。
功能:清熱利濕,止血安胎。
主治:肺熱咳嗽,血熱出疹,濕熱泄瀉,胎動不安。
臨床應用:主要用於清肺火。
1,用於治療肺熱咳嗽(上呼吸道炎癥、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
用桑白皮、浙貝母、麥冬等。
2.用於治療急性炎癥性發熱。
黃芩在清熱方劑中應用廣泛。
3、用於治療濕熱泄瀉。
治急性腹瀉引起的痢疾或腸炎,可配伍白芍,如秦煌湯,或配伍葛根、黃連。
4.用於治療熱引起的胎動不安。
用黃芩配白術清熱安胎,如當歸湯;部分血虛或用四物湯服用。
5.用於治療動脈硬化、高血壓和植物神經官能癥。
對於肝陽上亢,出現頭痛、目赤、口苦、面紅、心煩等癥狀的患者,可用黃芩清熱降壓,有助於消除頭痛、失眠等癥狀,並能降低血壓,即使長期服用也無毒性。
常與菊花同用,如秦煌夏菊湯。
6、治腹絞痛和熱痛,用厚樸、黃連。
此外,治療濕熱引起的便血、血淋(血尿)時,可在祛濕清熱方中加入黃芩。
註意:1。壹般嫩黃芩用的多。
嫩黃芩和苦秦(偏秦)的作用相似。
壹般治熱痢,用嫩黃芩清火;瀉肺熱,清肌表熱,可以用苦芹。
2、小兒平日脾胃虛弱,服用黃芩苦寒應防止其對胃腸道刺激過大,可酌情與黨參同服。
用量:6 ~ 15g。
兩歲以下的孩子可以用1.5g到4.5g..
方劑舉例:1、秦煌湯(傷寒論):黃芩9g,白芍6g,甘草6g,大棗5枚,水煎。
2.當歸湯(《金匱要略》):黃芩6g、當歸9g、白芍6g、白術9g、川芎1.5g,水煎。
3.黃芩夏菊湯:黃芩9g,夏枯草15g,菊花9g,水煎。
註意:
1.產自河北承德和內蒙古趙萌的產品堅實、黃色、光滑,以熱河黃芩的品質最好。
山東特產“東秦”,根細而實,黃綠色,江浙壹帶認為品質較好。
2.黃芩具有不同的生長年限和不同的性狀,產品分為四個等級:
(1)大支琴:體積大,中空。
(2)秦致:體積小,空心少。
(3)琴琴:小而斷的尾巴。
(4)閥門:碎片。
3.成分:黃芩苷和黃芩素。
4.實驗表明,黃芩在冷水中變綠的原因是黃芩中含有的酶能水解黃芩中的兩種苷類,即黃芩苷和漢黃芩素,生成葡萄糖醛酸和兩種苷元,即黃芩素和漢黃芩素。
其中黃芩素為鄰三羥基黃酮,不穩定,易氧化變綠。
冷浸後有效成分減少。
影響療效。
5.產於四川、雲南、貴州的黃芩,來源於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
商品性格是彎曲的,經常不壹致。
黃綠色段明顯,而且只在本地賣。
中藥黃芩的功效與作用2
“藥對”:黃芩、厚樸、黃連止腹痛:五味子、孟母、牡蠣使人生孩子;取黃芪、白蘞、赤小豆治療大鼠瘺管。
《本草經》:張仲景治傷寒病以心滿為主,黃芩用於瀉心湯的各個方向,因其控熱,對小腸有益。
太陽病的好處不限,有葛根黃芩黃連湯;黃芩也被用在主要的避孕粉中。
藥的由來:黃芩是治療肺熱濕熱、目赤腫痛、瘀血阻滯的必備藥物。
是滋養肺中邪火逆膈,補充膀胱冷水不足之源。
經典:治熱黃疸,退腸,通便,利水,化瘀,惡瘡,壞疽,火。
別錄:治痰熱胃熱,腹絞痛,消食,利小腸,女子血瘀,小兒出血腹痛。
滇南草藥: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治)男五淋,女暴崩,調經清熱,熱不安胎,清胎熱,六經實火。
綱要:治風熱頭痛、濕熱頭痛、跑豚熱痛、火咳、肺痿咽喉、各種失血。
《本草鄭錚》:燥人能清上焦之火,化痰益氣,平喘止咳,止血,歸寒熱,祛風,清熱利濕,頭痛,解瘟,清咽,治肺痿,肺癰,乳癰背,尤法肌表熱,故治斑疹,鼠瘺,瘡,目赤;下焦寒熱過盛,可消痢疾、膀胱積熱、淋證、澀痛、大腸便秘、便血、漏血。
黃芩長什麽樣?看黃芩長什麽樣。
黃芩根入藥,味苦寒,有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主治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肺炎、痢疾、咯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癤。
黃芩的臨床抗菌活性優於黃連,也不是...
黃芩根入藥,味苦寒,有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主治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肺炎、痢疾、咯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癤。
黃芩的臨床抗菌活性優於黃連,且不產生耐藥性。
我們來看看黃芩,看看黃芩是什麽樣子的。
黃芩
1,具有形態特征的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厚,肉質,直徑2厘米,細長,有分枝。
莖基部匍匐,隆起,高30 ~ 120 cm,基部直徑2.5 ~ 3 mm,鈍四棱形,具細條紋,近無毛或卷曲展開被微柔毛,綠色或略帶紫色,自基部多分枝。
葉堅紙,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5 ~ 4.5cm,寬0.5 ~ 1.2cm,頂端鈍圓,基部圓,全緣,頂部深綠色,無毛或疏生附著發育被微柔毛,底部淺色,沿中脈無毛或疏生被微柔毛,腺點和側脈濃密凹陷。葉柄短,長2毫米,凹凸,被微柔毛。
花序頂生於莖枝上,總狀花序,長7 ~ 15 cm,常聚集於莖頂端形成圓錐花序;花梗長3毫米,具序軸被微柔毛;苞片下部呈葉狀,上部小得多。卵圓形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 ~ 11毫米,近無毛。
花萼花期4 mm,盾形高65438±0.5mm,外表面密被微柔毛,花萼邊緣被微柔毛,內表面無毛。結果時,花萼長5毫米,盾形,高4毫米
花冠紫色,紫紅色至藍色,長2.3 ~ 3厘米,外部密被腺狀短柔毛,囊狀膨大處內部被短柔毛;冠管在基部附近明顯膝彎,中徑1.5 mm,喉寬6mm;帽檐二唇形,上唇盔狀,頂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寬7.5毫米,兩側裂片緊貼上唇。
雄蕊4枚,稍外露,前壹對較長,半含藥,退化半含藥不明顯,後壹對較短,全含藥,藥腔上有白色髯毛,背面有囊狀毛;花絲扁平,中間以下的前壹對在內壹對之後兩側被小微柔毛。
花柱纖細,先端銳尖,微裂。
花盤環形,高0.75毫米,前面稍擴大,在後面延伸成壹個非常短的子房柄。
子房棕色和無毛。
小堅果為卵圓形,高65438±0.5毫米,直徑65438±0毫米。它們呈暗褐色,具瘤,基部附近的腹面上有果臍。
花期7-8月,果期8-9月。
2.生長習性1)根系生長:黃芩為主根系,前三年主根生長正常,主根長度、粗細、鮮重、幹重均逐年增加,主根中黃芩苷含量高。
第四年以後,生長速度開始放緩,部分主根開始死亡,之後逐年增加。八年生黃芩的主根和較粗的側根幾乎全部死亡,黃芩苷含量也大幅度下降。
2)莖葉生長:出苗後,主莖逐漸長高,葉片逐漸增多,然後形成分枝並發芽、開花、結果。
5-6月為莖葉生長期,壹年生黃芩可長出約30對葉片,其中前5對葉片每4-6天長出1對,後續葉片每2-3天長出1對。
3)開花結果:壹般壹年生植物出苗後2個月開始發芽,二年生及以後的黃芩出苗後70-80多天開始發芽,出芽後10天左右開始開花,40天左右果實開始成熟。如果環境條件適宜,黃芩可開花結果,直至霜幹期。
3.生長環境在陽坡地和休閑荒地上,海拔60 ~ 1300 (1700 ~ 2000)米。
黃芩野生於山頂、山坡、林緣、路旁等向陽幹燥處。
它喜歡溫暖,耐寒。成年植株的地下部分在-35℃的低溫下仍能安全越冬,在35℃的高溫下不會死亡,但不能承受40℃以上的持續高溫天氣。
耐旱怕澇,地裏水多或雨多,長勢不好,更有甚者爛根而死。
排水不良的土地不適合種植。
土壤為壤土、砂壤土,pH值呈中性、微堿性,禁止連作。
2.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幹燥根。
主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陜西等地。
春秋季挖掘,去除須根和泥沙,曬幹後打去糙皮,用開水蒸透或切片,曬幹。
生的,酒烤的或炭炒的。
這藥又苦又涼。
入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申請1。濕熱、暑濕、胸悶惡心、濕熱痞滿、黃疸腹瀉。
本品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之功,善清肺、胃、膽、大腸濕熱,尤以清中焦濕熱為佳。
治濕熱瘀阻所致的濕熱證及濕熱證、胸悶、惡心嘔吐、體熱少、舌苔黃膩,常與滑石、豆蔻、通草等藥同用,如秦煌滑石湯(《傷寒論》);如與黃連、幹姜、半夏等配伍。,可治濕熱痹阻,痞滿嘔吐,如半夏瀉心湯(傷寒論);若與黃連、葛根配伍,可治大腸濕熱所致的瀉痢,如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若與茵陳、梔子同用,可治濕熱黃疸。
2.肺熱咳嗽,高熱,煩渴。
本品主入肺經,長於清肺火和上焦實熱。可單獨使用治療肺熱咳嗽、痰稠,如金青丸(丹溪心法);若與苦杏仁、桑白皮、紫蘇配伍,可治肺熱引起的咳喘,如清肺湯(百病返老還童);若與法夏配伍,可治肺熱、咳嗽、痰多,如秦煌半夏丸(袖珍方)。
本品味苦性寒,清熱瀉火力強。可與薄荷、梔子、大黃配伍,用於治療外感發熱,高熱多飲,面紅唇燥,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以及中上焦熱盛所致的苔黃脈黃等癥,如涼膈散(和劑居方)。
3.血熱嘔吐。
本品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可用於治療火盛、毒盛所致的吐血、鼻衄,常與大黃配伍,如大黃湯(《生肌宗錄》)。
本品還可用於治療其他出血證,如地榆、槐花,用於治療血熱、便血;與當歸配伍,用於治療崩漏,如秦子丸(古今醫鑒)。
4.癰腫瘡毒。
本品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火盛毒盛所致的癰腫瘡毒。常與黃連、黃柏、梔子配伍,如黃連解毒湯(外臺秘方)。
治熱毒所致痔瘡熱痛,常與黃連、大黃、槐花同用。
5.胎動不安。
本品具有清熱安胎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血熱、胎動不安。可與生地、黃柏等配伍,如銀豹湯。若與白術配伍,可治氣虛血熱型胎動不安,如秦書湯(醫學引論);如與熟地黃、續斷、人參等配伍。,可治腎虛熱胎動,如泰山磐石散(鏡月全舒)。
用法用量:煎服,3 ~ 10g。
清熱可多用,安胎可多用,清熱可用於酒炙,止血可用於炭炒。
註意本品使用,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
黃芩可分為黃芩和秦子。
苦芹,多年生宿根,空心枯,身輕以浮為主,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熱、咳嗽、痰黃;秦子,幼根,體實堅,質重,善瀉大腸濕熱,主治濕熱泄瀉,腹痛。
古籍文摘1。神農本草經:“治熱黃疸,腸瀉,利水,瘀血,惡瘡,壞疽蝕火。”
"2."《滇南本草》:“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男五淋,女驟崩,調經清熱,熱不安胎,清胎熱,除六經。
"3.本草鄭錚》:“燥人能清上焦之火,化痰益氣,平喘止咳,止血,解寒熱,風熱,燥濕,頭痛,解瘟,清咽,治肺萎縮,乳癰,背,尤除肌表之熱,故治斑疹,鼠瘺,潰瘍,紅眼;下焦寒熱過盛,可消痢疾、膀胱積熱、淋證、澀痛、大腸便秘、便血、漏血。
"
現代研究1。化學成分:本品含黃芩素、黃芩苷、漢黃芩素、漢黃芩素、苯乙酮、棕櫚酸、油酸、脯氨酸、苯甲酸、黃芩素、β-谷甾醇等。
2.藥理作用:黃芩煎劑對誌賀氏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霍亂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在不同程度的體外;黃芩苷和黃芩素能整體緩解豚鼠離體氣管過敏性收縮和動物過敏性哮喘,與麻黃堿有協同作用,可降低小鼠耳毛細血管通透性。該產品還具有解熱、抗高血壓、鎮靜、保肝、利膽、抑制腸蠕動、降血脂、抗氧化、調節cAMP水平和抗腫瘤的作用。黃芩水提取物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結合傳統治療肺熱咳嗽,現代臨床常用本品治療小兒肺炎、支氣管炎;黃芩、金銀花水煎治療麥粒腫150例,壹般1-2天內痊愈(山東醫藥,1989,1:22);用雙黃連粉針劑(由黃芩、金銀花、連翹組成)加生理鹽水緩慢靜脈滴註治療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33例,治愈30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6: 412)。以黃芩為主藥,配合玄參、麥冬、石斛、三棱制成的皰疹ⅰ號口服液,口服治療帶狀皰疹157例。疼痛緩解和消失時間明顯短於對照組,後遺癥發生率也少於對照組(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6: 388)。此外,黃芩等制劑還用於治療高血壓、病毒性肝炎、腦膜炎球菌攜帶者和沙眼。
黃芩的功效是什麽?黃芩,又名山茶根、茶花根等。,是中草藥中常用的草本植物,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有種植,其根可入藥,具有清熱利濕、清熱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具有極高的栽培價值。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圖片介紹到此為止。感謝您花時間閱讀本網站的內容。別忘了在這個網站上搜索更多關於黃芩的功效和作用點的信息以及黃芩的功效和作用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