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三消),即消谷饑,渴則多飲,即多飲、多食、多尿、減肥。
早在公元前400年,《黃帝內經》就記載了“消渴”的名稱,漢代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記載了“三多”的癥狀。
中醫認為,有以下特征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01脾胃虛弱型
《蘇文冰淇論》壹書中說:“此肥美也是天生的。這個人壹定要吃甜的胖的。胖者使人內熱,甜者使人飽,則氣溢而轉渴。”
喜歡吃油膩、甜食等食物的人是容易患糖尿病的人。所以,要想避免糖尿病,就要反方向吃。吃低糖、低熱量、低脂肪的食物比較合適,如藜麥、燕麥、雜豆、玉米等。
吃油膩食物、喜歡甜食的人,大多會出現面色蒼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腹脹、口渴等癥狀。這類人也就是中醫常說的脾胃虛弱的人。
調節方法:
脾胃虛弱可以通過後期調理來改善,建議妳采用食補的方法。平時可以用茯苓、白術、葛根、藿香葉各8克來煲湯。
這些不僅是藥材,也是極好的食材。煮湯有健脾和胃、生津止渴、除濕的功效。也可以把水燒開或者磨成粉,放在水裏喝,也可以幫助我們恢復脾胃的功能。
肝腎陰虛型或肝腎陽虛型
《靈樞五變》壹書中說:“五臟虛弱者,善於消除營養不良,尤其是陰虛體質者。”書中表達的意思是:先天五臟不足、陰虛體質、身體虛弱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經常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夜尿多,頭暈目眩,睡眠質量差,口渴,小便黃,舌紅。有上述癥狀的人,大多是肝腎陰虛。
如果出現手腳冰涼、口渴難耐、小便過多、怕冷等癥狀,這類人多為肝腎陽虛。
調節方法:
肝腎陰虛:可用山藥、枸杞子、菊花、知母各8g,煮湯,或煮水或粉,泡水。這些藥材具有養肝明目、養陰的功效,可以改善肝腎陰虛的體質。
肝腎陽虛:建議用茯苓、肉桂、生姜、黃芪各8g煮湯,水煎或粉煎,水浸泡。茯苓、生姜、黃芪有溫腎壯陽、補氣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肝腎陽虛的體質,緩解畏寒、手腳冰涼等癥狀。
03肝火旺盛胃陰不足型
《醫案三失蹤臨床指南》壹書中說:“情緒低落,內火自燃,是大病。”這告訴我們,人們應該控制不健康的停滯,這種停滯導致停滯時間延長和內部燃燒,燃燒肺,胃,陰和津液,變成糖尿病。
這類人肝火、胃火旺盛,容易出現饑、渴、汗、面紅、口幹等癥狀。
控制不良情緒對防治糖尿病很有幫助。此外,我們還可以選擇用石斛、黃芪、枸杞、菊花、陳皮各8g煲湯、煮水或泡粉,具有降肝火、養胃陰、疏肝解郁的功效,對防治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
總的來說,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科學的飲食習慣,對身體非常有益。它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糖尿病,還可以使我們擁有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享受生活,從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開始!(玉堂方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