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的責任不在別人,在我的青春。
少年的智慧是國家的智慧,少年的財富是國家的財富;
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獨立則國家獨立;
少年自由即民族自由;少年進步,國家進步;
如果青少年比歐洲優秀,那麽中國比歐洲優秀;
少年優於地球,國家優於地球。
擴展數據
少年中國說是清末梁啟超(1873-1929)寫的壹篇散文,寫於戊戌變法失敗後的1900年。文章極力贊揚青春活力,指出封建統治下的中國是“最古老的帝國”,並熱切希望出現“年輕的中國人”來鼓舞人們的精神。文章不拘小節,使用隱喻,極具鼓勵性。作者以強烈的進取精神,寄托了對中國青年的熱愛和期待。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6月5438+09年10月),人品出眾,名為任府,還被封為冰室主人、冰飲者、送葬者、新中國公民、自由齋主人。
清光緒年間,舉人是中國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變法領袖之壹,中國近代維新派和新法家的代表人物。小時候,我是當老師學的。八歲時,我學會了成為壹名作家。九歲時,我就能寫幾千個單詞了。17歲,升職了。師從康有為後,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員。
戊戌變法前,他聯合康有為發起了“公車上書”運動。此後在北京、上海等地領導強學會,與黃遵憲壹起辦時事,擔任長沙時事派主講人,以變法通變推動變法。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少年說,百度百科-梁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