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在公元前23世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這是我國最早的地震記錄。中國歷史上關於地震的記錄最早見於竹書編年史。書中記載了公元前1831、公元前1767、公元前1189年發生在山東、河南、陜西的地震。
書中提到“三十五年,皇帝命苗人入夏後來韓”“三十五年,皇帝命苗人入夏後來韓”。帝指舜帝,夏後指大禹,大禹在順帝三十五年招三苗。如鏡,引自《冀中年譜·壹窩》的筆記,說三苗將死於雨血,夏有冰泉。宋代李雲《太平玉蘭》引此雲:三苗即將絕滅之時,地震湧起。
擴展數據:
古代最高水平的地震篇出自康熙。
據考證,中國最高級別的地震文章可能不是科學家寫的,而是康熙皇帝寫的。
康熙順治年間,發生過三次8級以上地震。1679的三河-平谷地震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8級地震。當時5萬人遇難,故宮受損。後來,康熙皇帝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來處理和救災。
當時逐漸引進了天文學、數學、物理學等西方科學知識。被任命為欽天監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曾向康熙教授西方科學,康熙查閱了大量歷史文獻,閱讀了著名學者對地震的看法,形成了壹套自己的地震觀。他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地震,否定“天人感應”,堅決反對利用“天人感應”這壹異端破壞社會穩定,並研究了國外壹些學者的“氣動論”,形成了壹套自己的地震理論。
康熙去世前壹年,他還寫了壹篇有新意的科學文章《地震》,很多觀點與現代地震學壹致。
比如用震中意識:“撥其源,連落瓦落壁,裂地敗宇宙。方之內,是遠非近。”我註意到了源和波的動作:“從壹個地方開始,到了四個角落。凡是在東西南北的,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麽。”解釋了地下水的變化:“至於從泉裏溢出來的,都是在地下,帶著這個氣出來的。”發現震源深度會有不同的影響:“深震小,但範圍廣;淺源地震是偉大的,但那些到達它們的人就在附近。寬者千裏之外,近者百裏之外。“等壹下。
中國人從原始的自然知識到感性認識再到科學探索,經歷了4000年。從古人壹次又壹次記錄的地震災害,到基於科學概念的預測和救災響應系統,我們仍然面臨著許多關於地震的挑戰。
人民網-中國最早的地震記錄是40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