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愚(1921 ~),上海南匯人。學者,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1940年代起,先後師從阮興山先生國畫,郭沫若先生古文字考古,先生篆刻書法,成為鄧先生的弟子。1950曾在華東軍政委員會文物處工作,後調入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任考古處處長,直至退休。
主要學習號是:金梅房。
郭若愚為什麽要給自己的齋名取名“金梅花室”?這要從他的老師阮興山說起。阮興山(1891 ~ 1974)是西陵印社的早期成員,與丁福之、吳昌碩、王福庵齊名。他喜歡用水墨畫,尤其喜歡用墨汁和李子。他瘦而傳神,贏得了黃、潘天壽等人的贊譽。
郭若愚有個中學同學,是阮先生的侄子。通過這層關系,他得以拜師阮星山,從此也愛上了墨梅和墨蘭竹。除了繪畫,他還參觀了古代和現代的紀念碑。上世紀50年代,郭若愚在上海五馬路(今廣東路)古玩市場偶然發現明末清初著名木梅畫家金的木梅圖,十分喜愛,於是掛在墻上,有壹天想弄明白。“金梅花室”的名字由此而來。
當時“金梅室”的朋友很多,其中白蕉和高蘿園值得壹提。
白蕉(1907 ~ 1969)是集詩、書、畫、印於壹身的集大成者,與沈、並稱“海上書法三傑”。20世紀20年代,他還倡導新文學,出版了白話詩集《白教》,在文藝青年中影響很大。
白蕉雖然比鄧散木先生小9歲,但誌同道合,經常壹起辦書畫展,兩人都嗜酒如命。正是在鄧散木先生的住處,他與郭若愚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從此,他經常到“梅花室”觀看郭若愚收藏的字畫、印章、錢幣和各種舊拓片,並多次在那裏題字作畫。“梅花室”是白蕉題寫的。
高落園,名石師傅,號羅源,著名篆刻家、篆刻鑒賞收藏家。1939年丁醜劫我印我,收藏了明朝以來273位印人的代表作品1900余幅。它以著作的形式被視為明清篆刻簡史,影響很大。1944年編入《音樂室版畫》出版。郭若愚也是壹位印章收藏家。看到這個美麗的光譜,他視若珍寶。1960,阮興山老師介紹他們見面談文藝,很合得來,感覺久別重逢。高先生曾為他畫過《智慧龕集印》,並在1965為他刻過石印,其中有壹個白色的“金梅房”。此時羅源先生81歲,可見其印刷管理的功力不朽。
郭若愚在書房
金美花市高洛園林學報
白蕉的《金美花室》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