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國對古籍中漢字的解讀

中國對古籍中漢字的解讀

中央廣播電視臺大型文化節目《古籍中的中國》第二季,是壹部揭示漢字奧秘的奇書。

浩如煙海的中國典籍,為典籍中的中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觀眾可以看到,第二季的驚艷程度絲毫不亞於第壹季。第二季第九期,我們以東漢文獻學家許慎的視角,走進了中國第壹部字書《說文解字》,分析字形,解釋詞義,識別讀音。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文字學的奠基之作,收集了9353個正篆字作為前綴,收錄了1163個復本。按照“以壹為始,以海為終”的順序,用540個偏旁部首,構建了壹個龐大、嚴謹、精致的漢字解釋體系。為什麽這個創立於1900多年前的體系具有經久不衰的時代價值?經典中的中國解釋了它的深刻含義。

在《說文解字》的敘述中,作者許慎用壹句高度概括的話表達了寫作的重要性和其書的意義:書之作者,術之本,王政之始,前人落後,後人學古,所以說“本為道。”

漢字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壹從未中斷的表意文字。在隨著時代發展的不斷演變中,漢字能夠被非常理性地理解和考證,離不開《說文解字》表意漢字的真實面貌。今天,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說文解字》識別和解釋壹些新發現的幾千年前的青銅器銘文、戰國竹簡甚至甲骨文中的壹些古文字。

《說文解字》的精神;

因為《經典中的中國》,觀眾跟隨節目走了五千年,不僅“與眾多先賢同行”,更從廣闊的視角不斷感受他們令人肅然起敬的文化精神。

他們每壹個人,都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方式,踐行著“壹心為天地,壹生為人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萬世太平”的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在“擇壹而終”的人生雕琢中成就了“偉大”二字。

而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精神方面。節目組以《說文解字》為例,從許慎的性格入手,圍繞其名中的“慎”字和其叔重中的“重”字,講述其求學、著書、遊歷、講學、獻書的故事,展現其獨特的學識和學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