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清朝禁門之變,大臣為什麽要給太監藥丸辟邪?

清朝禁門之變,大臣為什麽要給太監藥丸辟邪?

清朝嘉慶年間有壹場著名的“禁門之變(貴由之變)”,據說宮中多名太監參與其中。後來,壹位大臣發明了壹種“邪丸”,讓太監們強行服用,以凈化太監們的心靈,使他們壹心報效國家,擺脫低級趣味,成為純粹的太監。“邪丸”的作用真的很神奇嗎?嘉慶皇帝是什麽態度?

清朝嘉慶18年,也就是公元1813年,天朝信徒林青、李文成等200余人,在朝廷叛宦的帶領下,開始強攻紫禁城。這些社會底層的人的突然襲擊,讓朝廷侍衛措手不及,壹度壹敗塗地,被天津衛攻進了故宮的東華門和西華門。

會眾對故宮的道路並不熟悉,都是由幾個太監引導,所以突然接近了皇宮的禁地。就在這危急時刻,時任太子的道光迅速掏出火槍,舉手打死兩名起義的天津信徒,然後組織禁衛軍進行圍剿。

天津的基督徒戰鬥力不強。他們在大內侍衛的圍剿下很快被擊潰,壹些人見大勢已去,紛紛放下武器,舉起手投降。當然,投降的人中少不了那些帶路的太監。

嘉慶皇帝對此非常生氣。他萬萬沒有想到,如此雄偉的紫禁城會被起義軍攻破。他更沒想到,帶頭攻擊自己的人,還是壹個朝夕相處的太監。盛怒之下,嘉慶帝決定親自審問這些造反的太監,他必須要有所表示。

審判的時候,七個太監都嚇壞了,磕頭求饒。嘉慶帝看在眼裏,怒在心頭,下令當年將七名太監全部處死。

俗話說“無內奸,不可外招賊”,嘉慶皇帝深知這壹點。這麽大膽的行動,宮裏只有七個太監是不可能參與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盛怒,要求對宮中太監進行“大清洗”,寧願錯殺壹萬,也絕不放過半個。他們必須把所有的鬼都找出來,全部拉到菜場,以示懲罰。

這個建議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是嘉慶帝冷靜下來之後,就覺得有點不舒服。如果這個調查大張旗鼓的進行,宮裏的太監難免會沒有安全感。如果宦官們真的走投無路,他們甚至可能會惹來什麽麻煩,我恐怕連睡覺吃飯都要擔心自己的性命。畢竟發生在前朝酷愛煉丹的嘉靖皇帝身上。他不想像嘉靖皇帝那樣,晚上睡覺的時候被奴才活活掐死。

壹位大臣見嘉慶皇帝始終不同意,便從袖口掏出壹粒丹藥,信誓旦旦地告訴皇帝:“陛下,這是辟邪的藥丸。可以心無旁騖的服用。只要給每個太監壹個,晚上就能保陛下平安。”

“邪丸”到底是什麽?這還得從中醫理論說起。“驅邪丸”的名字叫“驅邪”,本質上只是壹種安神的藥物。“驅邪丸”的處方在明代醫學名著《嬰兒秘方》中有記載:“人參1,茯苓1,甘草1,君子肉1,葉明粉1。

從處方上可以看出,所謂的“驅邪丸”只是用來治療小兒癲癇、抽搐的,屬於時下的“鎮定劑”類藥物。哪裏能是“清心明意”或者“絕惡”呢?這種說法不過是對大臣們望文生義的誤解。事實上,嘉慶皇帝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清廷非常重視太子教育,很多醫學經典都有涉及。所以他對“邪丸”持堅決否定的態度,反復說:廢話。

嘉慶帝覺得心臟病還是要用藥,壹味用猛藥會把工作搞糟。於是,他頒布法令宣布:“七大罪魁禍首太監已繩之以法,並未發現他人不忠,故不再追究此事,但日後若有人再有野心,必將是地獄之交。”法令頒布後,宦官們都松了口氣,再也不敢有妄念。

皇帝的本事和臣子不壹樣,臣子只會著眼於壹點,而皇帝是懂得全局考慮的。在這次事件中,嘉慶皇帝沒有被大臣們的起哄搞糊塗(這讓邊肖想起了《笑傲江湖》,任我行在其中給部下吃了三顆死腦丸),而是用皇帝的坦蕩才華,讓壹場血雨腥風瞬間過去,讓紫禁城又恢復了平靜,這才是真正的嘉慶皇帝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