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男人紮辮子,女人挽起長發。文章開頭提到的“雙十節”是辛亥革命紀念日。為了推翻滿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革命派提出要剪掉標誌著滿清統治者被奴役的辮子。辛亥革命是紀念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的節日。在這樣壹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裏,文章以N先生的視角,講述了很多他對這壹發的糾結。
N先生留學後剪掉了辮子,引來了壹些人的排斥、厭惡和刁鉆的尷尬。後來回國,N先生不想被批評,就買了個假辮子戴在頭上,但還是有人笑著罵他。他發現讓這些人閉嘴的唯壹方法是使用“拐杖”,他做到了。N先生自己剪頭發,但他不建議學生剪頭發。在他看來,剪頭發的“苦”大於“樂”。他不希望學生出於同情剪頭發。學生不聽他的,想砍的人最後砍了。男的剪了辮子,女的還特意剪了長發。N先生不能理解“何苦”,但又不得不從經歷過的人的經歷中給出建議。
N先生自言自語的獨白,讓人感到失望和真切,壹場血淋淋的革命,幾千個高貴的頭顱,仍然不能堅定人民對壹根辮子的態度。n先生出國理發,但在大環境下是短的。回國的時候買的是假辮子,但是大環境下他是紮辮子的。作為壹個獨立的人,N先生更願意把頭發剪短或者紮個辮子。或許他也想過這個問題,但難免把它當成壹種形式。所以他看到壹些困難,就為別人的未來惋惜。當他遇到困難時,他幫助人們勸他們戒煙。他不希望學生重蹈覆轍,也不能理解為什麽那些女的非要留短發。
他說,“妳們這些理想主義者……”,他說,“忘記壹切或者開心點……”,他說,“我能給這些人什麽?”但是,壹直坐在N先生對面的“我”實在看不下去,就讓他自言自語,沒有表揚他。他覺得無聊,就回家了。
“頭發全了的被官兵打死,或者留辮子的被長發打死。”真的有必要剪掉辮子嗎?
糾結壹綹頭發的表情在現代人看來很幼稚可笑。但是,辮子在中國已經和規矩糾纏了很久,本來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處置的頭發,在中國卻不自由。
剪掉辮子代表改變的決心。
辮子的命運早已與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但是,過早剪辮子的人吃了很多苦,這是不爭的事實。過於強調形式而非實質,讓人不知如何應對自己。辛亥革命令人振奮,也令人失望。這種復雜的感情,有對人民的同情,有對民族“病”的焦慮和憤懣,有對激發民智的深切向往。
對於大眾來說,討論如何處理頭發是沒有意義的。畢竟頭發是很私人的東西。但是,在清末維新時期,代表這種辮子的不僅僅是妳自己。剪掉辮子是新時期對封建統治的堅決不,也是對革命義不容辭的責任。
突然,我想起了老舍《家》裏的鋼琴。五四運動初期,她不顧母親的反對和大家的白眼,經過激烈的心理鬥爭,把長發剪成齊肩短發。那個過程太美了!
這種美不是現代女性長發短發的美,而是發自內心的美,珍貴。